中元节由来是什么?为什么说是鬼节啊?( 二 )


孝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善事父母,而从深层意义上来说,孝更是一种伦理规范,一种处理宗族关系的方式,一种秩序的建立 。祭祖表达的是对先人的思念与缅怀,它是维持宗族关系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可以说,祭祖正是这种宗族关系的一种反映,一个寄托 。
中元节是孝道文化的传承,是人们情感的载体 。作为我国古代文化核心之一的孝道,受到儒释道三家的极力推崇,即使是在今天,孝道文化依然经久不衰 。重视中元节,提倡传统孝道,对于我们的社会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
道教有三元五腊之说,三元即上元,中元,下元节,分别是正月十五上元天官赐福,七月十五中元地官赦罪,十月十五下元水官解厄,以上节日都为正统道教的节日,适合做科仪法事,祈福消灾!为什么会称为鬼节,是因为此日地府门开,对地府还没有投胎的鬼魂不设限防允许他们回到阳世来看望自己的亲人,有点类似墨西哥的亡灵节一样,有人说偶尔会看见百鬼夜行的场面,这也是民间也会把这个日子称作鬼节的由来,其实在道教看来,这个日子的真正意义就是消灾延寿的 。
在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观念中,万物皆有灵 。所以在七月半祭祀祖先的时候,善良的人们也不忘为那些游荡在外的孤魂野鬼,烧去一点香火,单独为他们祭祀一番,后来就逐渐形成了敬孤文化传统 。
实际上,在民间的传统中,从七月初一到七月三十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选择七月十五来进行祭祀是道教、佛教和俗家最终结合的结果 。现在民间七月半鬼节,大多以祭祀祖先为主,与清明、除夕等传统节日祭祀祖先的习俗大致相同 。但区别在于,七月半要剪鬼衣、折纸等,而且很多地方祭祀祖先不在家里,而是在门口的稻床上,或者十字路口,而且还要点燃纸灯火把,照亮祖先回家的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