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是佛教中一种特殊的服饰,大多常见于一些在佛教中有威望的人士又或者是一些功成名就的弟子 。我们对袈裟最熟悉的外貌主要是来自于电视剧《西游记》中唐僧的着装,对于袈裟却是并不了解的 。
那么,本期佛学入门一起了解正确的袈裟的披法 。
袈裟的披法:有通挂左右肩之通肩,与露右肩披左肩之偏袒右肩两种 。于对佛及师僧修供养时偏袒右肩,若外出游行或入俗舍时,披通肩法 。
1、一般情况,裸露右肩,表“清净” 。古印度,以漏右肩为清净,所以,流传至今,一般,都把右肩露出来 。在各种经典常见到,“偏袒右肩” 。偏袒右肩是袈裟自左臂从身后绕右胁下,搭右肩膀上 。这是一种日常穿法 。通肩的披法是将两肩同时覆盖,出入公众场合时的穿法 。
2、袈裟,象征着“福田”,就像田地一样,出家众,在受居士们供养时,会把袈裟,展开,披在双肩,在背后看来,一块一块的,就象征着“福田”,不过,目前,很少用了 。一般,都念回向偈颂,回向给施主们 。
上下两种不同之处在于袈裟从右胁下穿过的时候搭没搭右肩 。明中后期到清代,受西藏佛教的影响,很多佛像袈裟的穿法就趋向于西藏形式了 。袈裟的披搭方式又回到了西域风格 。
有通挂左右肩之通肩,与露右肩披左肩之偏袒右肩两种 。于对佛及师僧修供养时偏袒右肩,若外出游行或入俗舍时,披通肩法 。又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举着用法衣之五事,是亦出行之法 。四分律卷十九、毗奈耶卷十等 。
谓僧众须整齐披三衣 。五分律卷二十谓,依时宜,袈裟听许反翻披着 。复有不披袈裟亦不得罪者,此有四事,如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载,一无塔寺,二无比丘僧,三有盗贼,四国君不乐道 。
袈裟意译作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 。指缠缚于僧众身上之法衣,以其色不正而称名 。又作袈裟野、迦罗沙曳、迦沙、加沙 。意译为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等 。为佛教僧众所穿着的法衣,以其色不正,故有此名 。
【正确的袈裟的披法,袈裟的颜色是什么颜色】又称为“百衲衣” 。衲,义为补缀 。旧时僧人以善主施物为生,袈裟同样是由多家施舍的布块缝制而成,故称“百衲衣”,象征广结善缘、普度众生之意 。
【结束语】虽然如今的袈裟大多外表比较亮丽并没有最初哪些为了苦修的僧人们的衣服破旧,不过一样的都是一心向佛,许多不知道袈裟如何穿着的人你了解了吗?
- 100句激励人心的句子名言
- 百巧千穷的寓意
- 秋天分手悲伤的句子
- 七月半的来历
- 9月你好的句子
- 雪里红的腌制方法
- 盘发器的使用方法
- 酸辣鸡杂的做法
- 暗示自己要离开的说说
- 疫情过去以后,大家对于美容养生店的发展怎么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