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8小时最新报道 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对接

据来自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的消息 ,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 , 于5月30日5时01分 , 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精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 , 整个过程历时约8小时 。天舟二号携带了航天员生活物资、舱外航天服及空间站平台设备、应用载荷和推进剂等 , 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后 , 转入组合体飞行阶段 , 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补加和空间应用项目设备测试等工作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801所空间推进系统研制团队承担着全部核心舱推进与补加系统设计研制工作 。未来 , 该团队研制的空间推进系统将为天宫空间站开展一系列太空科学实验与研究提供全力保障 。
46台发动机护送空间站“粮草官”
航天六院为长征七号火箭提供了6台120吨级大推力发动机及芯二级4台液氧煤油发动机 , 10台发动机接续发力 , 充分展现高可靠性的金牌动力风采 , 将携带货物的“天舟二号”完美送入了与核心舱交会对接的轨道 。
作为飞船的动力源 , 每台发动机都必须默契配合 , 确保在轨飞行速度是子弹飞行速度8倍的情况下 , 实现“俯仰自若 , 动静有度” 。因此 , 100%可靠性的发动机是整船飞行任务的制胜法宝 。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密封舱携带的上行货物重量约4.69吨 , 推进剂1.95吨 , 物资总重近6.64吨 。面对如此大的运载量 , 发动机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次数随之增加 。
【历时8小时最新报道 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对接】要确保万无一失、可靠性保持100% , 六院研制团队总结“天舟一号”任务成功经验 , 对发动机的技术状态进行了适应性改进设计 , 加大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 , 投入了大量的试验验证 , 不断改进研制生产方案 , 实现了更优工作性能 , 最终圆满完成总体提出的技术要求 , 所有技术指标完全满足“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新的任务需求 。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上使用了25N、120N、150N、490N四种不同推力量级的发动机36台 , 让推进剂太空在轨补加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实现应用 。
太空中补加确保空间站超长待机
“快递小哥”将物资送上去后 , 工作还未完成 , 它要实现与“天和”核心舱后端通道对接 , 等待神舟十二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前端节点舱前向对接口对接 , 迎来3名航天员在天宫空间站驻留三个月 。随后在神舟十二号完成任务撤离后 , “它还将绕飞至节点舱前向对接口对接 , 目的是验证节点舱的推进剂在轨补加能力 。
据六院801所载人航天推进系统部部长顾帅华介绍 ,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除可靠运送物资外 , 还需要实现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后的推进剂补给 , 即所谓的“太空加油” 。较“天舟一号”不同 , 这次“上天”的“快递小哥”更了不得 , 它可以实现与核心舱前向及后向的双向补加功能 , 以备在遇到故障时 , 有一端可以正常工作 , 确保空间站任务正常运行 。本次推进剂补加是基于2017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验证的实际应用 , 科研人员为其研制出全新的自动补加程序 , 使其不再需要地面指令干预或是航天员的辅助 , 即可实现完全自主补加 , 实现了空间推进领域的又一次技术飞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