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开头可以有哪几种方式?( 二 )


七、巧用数字式 。
如宋代邵雍:一去二三里 ,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 八九十枝花 。
八、精巧对仗式 。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 , 梦回吹角连营;明月别枝惊鹊 , 清风半夜鸣蝉;七八个星天外 , 两三点雨山前 。
只要有较好的对仗功夫 , 这种方式很好操作 。
九、以景入胜式 。
这种方式极为普遍 , 如:一道残阳入水中  , 半江瑟瑟半江红;月落乌啼霜满天 , 江枫渔火对愁眠;空山新雨后 , 天气晚来秋 。等等 , 以诗入画 , 据有强烈画面感 , 不失一很好的操作方式 。
十、吟唱踏歌式 。
如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 , 客舍青青柳色新;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 , 忽闻岸上踏歌声;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 , 闻郎江上踏歌声 。等等 , 满满民歌风味 , 也是一种好方法 。
好了 , 中华经典诗歌浩若烟海 , 就是再总结出十条二十条 , 也不是难事 , 你也来几条吧!

诗歌的开头可以有哪几种方式?

文章插图
诗歌的开头方式并无定式 。所谓遵循方法因人而异 , 内容不同 , 诗歌的开头方式及表述方法都无章法可循 。诗由情生 , 即而随感而动所成 , 也就是常说的"灵感" 。一旦''灵感"如雷光电火般闪烁 , 其诗情自然爆发 , 如水银泻地畅快淋漓 。
诗歌开头的方式很多 , 关键是笔者自己忽然想起什么?想以什么方式来表达 , 拟人素材就是眼前看见的一切 。
【乃至】
喻言之至
起笔无力
心语万千谁听
往事一壶随风
芬芳弥漫
俏影轻盈
对月看鸿雁
思相念成空
雪复地
人当归
桂花 , 上菜
辽北蚂蚁上树
松花江上小鸡
长白山中蘑菇
岭南裹草瘦驴
耐无止
两行泪
床款单人睡
梦中有团聚...
写诗易也 , 怎么想就怎么写 , 自然天成 , 乃好诗也 。试想如果要一个小姑娘 , 天天搽脂抹粉 , 画眉描唇 , 直弄得本来面目都看不到了 , 那在看官心中 , 是喜欢原生态之本人 , 还是装扮过的呢? , 
诗歌的开头并没有固定的方式 , 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当时的具体情况 , 选择表达情感的最适合的方式 。
但是 , 说到如何写诗 , 前一阵子看书 , 里面有一个叫做流沙河的人 , 还真的就总结了十二个写诗的方法 , 倒是挺有意思 , 特地拿来和题主分享一下 。
因为那本书我已经找不见了 , 所以十二种方法不能尽数道来 , 只能凭借记忆分享我印象当中比较深的三种诗歌开头的方法 , 希望对题主能够所帮助 。
这样的那里非常多 , 光是看《诗经》便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
《诗经》里脍炙人口的那一首《关雎》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关关雎鸠 , 在河之洲 。”直接描写事实 。
《桃夭》里“桃之夭夭 , 灼灼其华 。”
《蒹葭》里的“蒹葭苍苍 , 白露为霜 。”
或许 , 因为《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 当时也没有什么眼花缭乱的写作方式 , 所以人们就简简单单的把眼前看到的直接写下来 , 反而格外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