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用药,哪种退烧药比较安全?( 二 )


2、酒精擦拭,适当冰敷
酒精擦拭皮肤的作用就是通过酒精挥发带走热量 。冰敷则是典型的物理降温方法 。
3、温水拭浴:
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C) 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
4、用退热贴:
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
5、多喝水:
以助发汗,并防脱水 。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 。
6、使用退烧药:
当婴幼儿中心温度(肛温或耳温)超过38.5°C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水或栓剂 。
现在最常用的是布洛芬混悬液,5-10mg/kg,6-8小时可以再用一次,24小时内不要用超过4次 。
还可以用奈普生、小儿退热栓退热,根据说明书使用 。
体温没有办法有效控制,还需去医院查明病因,在医生监测下退热,补充能量 。
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腋表正常体温为36度~37度,腋表如超过37.4度可认为是发热,37.4度到38度之间,称为低热,38度到39度称为中等度发热,39度以上称为高热 。发热是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症状 。发热是疾病的一种外在表现,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因此,对小儿发热不能单纯地急于退热,而应该积极寻找发热的原因,治疗原发病 。高热持续不退的患儿,为避免引起脑细胞损伤和由于体温过度升高而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需要适当的降温措施 。常用的降温方法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 。物理降温是高热患者除药物治疗外,最简易、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 。
如果单纯从用药来考虑的话,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成分的退烧药物是安全的,比如:泰诺林和美林 。吃完后六个小时如果没退烧,可以再吃一次,按照说明书就可以 。
很多人都说孩子发烧是不需要吃退烧药的,因为孩子高烧本质上是为了杀死体内的细菌和病毒,即使吃了退烧药也还是会反复的 。我们可以来看看这是否正确 。
首先,发烧是一个表症,也就是当身体其他部位出现了问题时,身体才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发烧 。比如:扁桃体发炎可能会引起发炎;肺炎会引起发烧等 。(注意:肺炎会发烧,但是发烧不会烧成肺炎 。)如果身体哪都好好的,是不会发烧的,所以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
其次,身体找到了症结所在之后,它会自动启动防御系统,然后尝试自己去搞定 。这就是发烧总是反反复复的原因 。正在发烧的孩子有时候手脚偏冷,一会儿又暖和了,体温也会随之降下来一点点,然后再偏冷,再暖和……
这个过程其实是身体在尝试将病毒和细菌赶出体外 。就像一个国家出现了入侵者一样,领导人就会调集周边的部队来进行抵抗 。一会儿打退了侵略者的进攻可以休息一下;一会儿侵略者又来了,就得打起精神应战 。发烧就是打打退退的过程 。
所以,虽然医生建议38.5以上就要吃退烧药 。但是家长可以弹性对待,如果孩子精神状态还可以,能吃能玩,那就再观察看看,不要急着喂退烧药 。因为高烧确实是可以杀死大部分的病毒和细菌的 。但有过高热惊厥的孩子除外,这个必须吃退烧药,以免惊厥对身体进行二次伤害 。
孩子发烧时,家长可以通过物理降温让孩子感觉舒服一些,但不要用冰水和酒精这类刺激性的手段,温水擦拭就可以了 。如果有靠谱的小儿推拿师就更好了,孩子生病时配合小儿推拿,也可以加快身体内病毒和细菌的排出 。这比打针吃药好多了 。
总之,发烧其实对大部分孩子来说是免疫系统的升级,不需要太大惊小怪 。只不过孩子一生病,父母就容易焦虑和担心,容易手忙脚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