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潘塘附近拆迁 梧州潘塘公园风水怎么样了( 二 )


五孔桥
五孔桥在建国路故黄河上,是座石桥,正式名字是利济桥,但没叫起来,因为桥有五个又大且圆的桥孔,便以五孔桥取而代之,以至淡忘了本名 。碧波倒映桥孔,杨柳拂岸,这五孔桥自然也是徐州河上一景 。
我在奎山认识一位88岁苗师傅,他自豪地说,这五孔桥是我们苗家人苗素轩主持修建的 。苗素轩南京测绘学堂毕业,曾在上海、福州等地任职 。1932年在铜山县署建设科供职,除主持疏通过奎河、玉带河,整修过中山街、道平路路面外,1937年修筑利济桥、加固黄河岸坡则是其一桩大事 。桥身巨石镶砌,桥洞宽宏、桥栏杆设计别致,由铁铸的三叉戟排列而成,两端有石狮相护 。
解放后,五孔桥依然是东去天桥、铜山、西进城区的要道,负担益重;黄河又额遭大水,泄洪不畅,五孔桥已经不适应形势需要,1996年,因市政建设需要、五孔桥拆除,重新修建一座现代化大桥 。
七里沟
七里沟、八里屯、九里山、十里铺,这几个地名都是计程而名,从旧徐州府署为起点、七里沟、十里铺在南,八里屯、九里山在北,当然计程只是约数 。
七里沟的战事发生在唐代 。昔日七里沟,五十年代由于胡大勋的功劳,奋发图强、变沙滩成果园 。随后彩印厂、果品公司迭起 。九十年代又变成“淮海经济区第一”规模的农副产品批发中心 。曾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称号 。104国道、京沪铁路在其侧,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已经由国家批准立项,朝着总体规划占地380亩、“全国第一”的农贸批发市场目标前进 。由七里沟市场迤俪而南,陆续建成新世纪装饰城、徐州汽车南站、淮海食品城彭祖楼、徐州国际会展中心,渐渐和新城区连接在一起 。
八里屯
说起来,八里屯确有些历史 。民国时期,是徐州开展农民教育最早的地方 。1936年,八里屯曾作为苏北铜山农村经济的典型,由徐州省立民众教育馆,对其(代表铜山)和萧县的长安村两地进行调查,情况是:铜山、萧县有大车的农家各占11%、26%;无大车的农家各占89%、74%;有犁耙的农家各占21%、35%;无犁耙的农家各占79%、65% 。有大车的人家全是地主富农,而无犁耙的人家几乎全是贫苦农民 。根据同一调查,可以看到农具分配和耕地分配间的相互关系,徐州地区比萧县还穷困啊 。这项调查,作为民国农村经济状况的重要数据资料,载入历史 。
八里屯在徐州北九里山下,相传是汉王刘邦屯兵的地方,几十万大军,说是屯兵方圆八里 。这是汉文化,徐州人重视开发汉文化,现在有所八里小学,是江苏省模范小学,就做起汉文化的文章,把汉画像石艺术引进校园,开展水墨汉画、雕刻汉画、胶皮汉画、粉印汉画,使学生熏陶在故乡情中 。
九里山
九里山的历史和故事,已经人皆知晓 。“九里山前摆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 。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的民谣已经流传了千百年 。九里山口百丈崖壁上刻有张爱萍将军书写的“九里山古战场”道劲大字 。九里山又名九嶷山,是徐州城北的一道天然屏障 。因东西长九里而得名 。九里山每座山头随物象形、为象山、虎山、龟山、琵晋山等 。九里山还有金潭湖、玉潭湖两个湖,未被人识 。水深晶莹,没有污染 。
在白云洞旅游处工作的蒋先生认为,其实,帝王视中的九里山,绵延数里,气势磅礴,山南是滚滚黄河,是符合“头枕山,足踏水”的墓葬风水之地 。因此,西汉历代刘氏贵族都青睐于九里山这块宝地,所以这里汉墓众多,火山汉墓、天齐汉慕、架山汉墓群和大名鼎鼎的龟山汉墓都集中在九里山附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