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左为张跃杰 , 右为刘长江 。
拿过去农家必备的盐罐子、咸菜坛子来说 , 这里收藏了几百个各式各样的老东西 , 摆在一处 , 甚是壮观 。它们有高的 , 有矮的 , 有扁的 , 有圆的 , 无不透出岁月宁静的光泽 。它们里外都涂了一层厚厚的黑釉 , 既可以防止渗漏受潮 , 又增加了器皿的美感 。
这些器物 , 肯定不入艺术家的眼 , 不会像艺术瓷那样发出让人心醉的开片声 , 但它们皮实、实用 , 一个罐子 , 一个坛子 , 一个家庭能用上几辈子 。
下图:盐罐子、菜坛子 。
看到靠在墙上的桑杈 , 我想到了儿时收麦的情景 , 父辈们就是用它装出如山样的麦车 。看到竹筢 , 我想到了搂麦时的景象 , 为了颗粒归仓 , 我和小伙伴们筢子挨筢子 , 不仅搂净了麦穗 , 而且将干枯的麦叶也搂了回去 。之后再看麦田 , 只剩下麦茬和白花花的土 。总之 , 看到这里每一个熟悉的物件 , 我都会忍不住抚摸一下 , 想象一番我和“它”的那些故事 。
要说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乡里孩儿 , 可在众多的老物件里 , 有两样我不认识 , 一是挤子 , 二是太平车 。
挤子 , 上边是根木棍 , 下边安个碗口大小、锅盖样的木片 。据跃杰兄介绍 , 这东西到秋里做粉子时才用得着 。红薯粉碎后 , 拿它用力压 , 淀粉随着汁液流出来 , 沉淀后取出晒干即可食用 。老兄边说边演示 , 让我对这件工具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
下图:演示挤子的使用方法 。
太平车和牛车很像 , 只是前面少了驾辕的两根木杆 , 底盘多了一对支撑的轮子 。称其太平车 , 就在于它多出的这对木轮 。因它四轮着地 , 前后左右都不会倾斜 , 四平八稳 , 故得此名 。行进时 , 人们将绳索套绑在前面的横木上 , 使劲曳拉便是 。
这辆太平车 , 硬木制作 , 榫卯结构 , 大帽铁钉加固 , 虽历时数百年 , 依然结实坚固如初 。汽车、拖拉机的普及 , 迫使它退出历史舞台 , 作为文物而存世 。
下图:太平车 。
最靠里 , 是中原农舍展厅 。门口的横匾是:农事世家 。对联是:诗书名世宝;勤俭治家箴 。撰联人王世敏 。跃杰兄特意掀开呈弧状的板材 , 发现它竟是由木条粘接而成 。
他说这副对联历经几百年未开裂 , 奥妙在于它由木条粘在一起 , 就不会出现从上到下的裂纹 , 另外 , 在面板上刷一层桐油 , 铺一层绸缎 。每层之间 , 布纹又相互交叉 , 最后再刷油漆 , 往上写字 。精工出细活 , 这也许就是现在所提倡的工匠精神吧 。说到这儿 , 老兄不由感叹道 。
下图:农舍门口的对联 。
屋里的布局很中式 , 乌黑的条几 , 乌黑的八仙桌 , 乌黑的太师椅 。后墙上挂了副中堂 , 中堂上面是“天赐万福”匾 , 两侧对联是:司马文章元亮酒;香山诗句右军书 。如此之摆设 , 就像几十年前的农家 , 家家都是这样 。
中间展示区两侧的展厅正在装修 , 只留有最里面的博古堂对外开放 。博古堂门口也挂有一副对联 , 内容是:诗书继世长;忠厚传承久 。步入屋子 , 八仙桌下的铜质诏书立刻吸引了我 , 上面用汉、满两种文字铸书 , 内容如下:
- 破阵子赏析题及答案 辛弃疾破阵子原文及翻译
- 世说新语方正赏析 世说新语方正翻译及原文
- 桃花源诗全文翻译 桃花源记文言文翻译
- 山海经翻译完整版阅读注音 山海经全文及译文
- 中庸全文及译文及讲解 中庸翻译及原文
- 朱子家训全文翻译解析 朱子家训原文和译文
- 千字文全文逐句解释翻译 千字文的原文及解释
- 春申君者文言文阅读 春申君列传原文翻译
- 桃花源诗全文翻译 桃花源记课文原文
- 古诗杂诗王维赏析 杂诗王维翻译及赏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