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基仁爱翻译及注释 张孝基仁爱文言文翻译

?【周末 , 跟着老梁逛许昌】
第140站:校尉张村(中王庙、张孝基墓等)
曾刨出一缸宝物的许昌此村 , 神奇的故事耐人追寻‖老家许昌
文‖梁耀国
宋人方勺所著的《张孝基仁爱》一文中这样记述:
许昌士人张孝基 , 娶同里富人女 。富人惟一子 , 不肖 , 斥逐去 。富人病且死 , 尽其家财传孝基 。孝基与治后事如礼 。久之 , 其子丐于途 , 孝基见之 , 恻然谓曰 , “汝能灌园乎?”答曰 , “如得灌园以就食 , 何幸!”孝基使灌园 。其子稍自力 , 孝基怪之 , 复谓曰 , “汝能管库乎?”答曰 , “得灌园 , 已有望外 , 况管库乎?又何幸也 。”孝基使管库 。其子颇驯谨 , 无他过 。孝基徐察之 , 知其能自新 , 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
文中提到的张孝基 , 就是张潘镇校尉张村人 , 因此义举被道教尊奉为中王爷 。文中提到的富人女 , 则是许昌城边的桑树许人 , 后被道教尊奉为中王奶奶 。
一年前 , 我专门去了一趟桑树许 , 本打算次周周末就去校尉张 , 结果被庸常杂事给耽误下来 。今年春末 , 挤出一点空闲 , 我便迫不及待地踏上校尉张的寻访之旅 。
走新兴东路 , 走乡间小道 , 直上张(潘)古(桥)公路后北拐 , 骑行一公里多些 , 就到了干净整洁的校尉张村 。
紧邻公路的篮球场上 , 几个小青年分班儿正打得激烈 , 脸通红 , 汗直流 。村委会前的小广场上 , 两个七八岁的小姑娘正比赛骑车 , 速度极快 , 车技娴熟 。
我躲进村委会大门外的凉荫里 , 一边歇息 , 一边等人 。功夫不大 , 村干部张跃杰从院里出来 , 我急忙上前将其拦下 , 问起村名有啥典故没有 。恰巧 , 老兄也爱好文史 , 他向我讲述了校尉张村村名的来历 。
跃杰兄首先用白话将《张孝基仁爱》这段故事复述了一遍 , 接着说桑树许曾立有一通“仗义还产处”碑 , 借以纪念张孝基的贤行义举 。
张孝基父母离世后 , 他严守孝道 , 州郡多次举孝廉而坚辞 。其死后 , 乡里念起孝义 , 遂起村名孝义张村 。
后来 , 有人去中岳嵩山游玩 , 突然看到“旌幢骏御满野 , 如守土大臣” 。此人诧异之时 , 忽见张孝基从车上走下 , 说“吾义还产之事 , 上帝命至此山 。”言罢 , 人就不见了踪影 。
此人回到村里 , 将在嵩山遇到的奇闻讲给大伙听 , 人们这才知道张孝基上天做了神仙 , 当上了中王爷 。
下图:校尉张村委会 。
这段历史 , 冯梦龙的《醒世恒言》 , 以及《许州志》、《许昌县志》上均有记载 。
到了明朝 , 村人张鸾號因救王有功 , 而荣升为周恭王(朱睦审 , 死后葬于禹州无梁镇)府校尉 。清康熙年间 , 族人在村西他的墓前立碑以示纪念 , 明及其功德 。由于年代久远 , 风化严重 , 大部分碑文无法辨识 , 惟有“周府校尉”清晰可见 。村名孝义张顺势改为校尉张 , 并沿用至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