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对于学生不考虑父母心情,当自己要求得不到满足便发脾气的现象,教师可以设定小脚本,让学生自己按照脚本去表演父亲或者母亲,利于其形成换位思考,进一步理解父母的不容易[2] 。
2.亲子教育 。
即学校开展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和自己的孩子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或者一些小情景剧的表演,给家长和孩子构建一个彼此沟通的机会 。
往往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家长和孩子增深感情 。
像父子、母子参与植树的活动当中,他们彼此可以形成分工、合作,在活动开展过程里深度沟通,可以一同感受自然 , 从而对自然生出感恩之意,这对于提升小学生环保意识有着积极作用 。
小情景剧方面作用也非常强大,尤其是创意性的小情景剧 , 将学生和家长位置调换过来,让学生体会父亲、母亲一天的工作,以及面对一个刁蛮的孩子时内心的无助[3] 。
3.爱国教育 。
爱国教育始于感恩教育,同样在爱国教育当中也能提升学生对祖国的感恩之情 。
例如带领学生们观看一场抗日电影,在日寇穷凶极恶步步紧逼当中体会到当时祖国的艰难,通过那些抗日志士前赴后继而感受到民族血脉的奔腾 。
这种复杂的情感也会让学生滋生感恩之心,会坚定学生努力学习回报祖国的决心 。
三、现阶段小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教师不善于制造氛围 。
很多时候教师虽然想要进行感恩教育,但是因为自己表达能力以及情境制造能力不足,导致现场氛围不尽如人意,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
对此,笔者认为:教师需要不断地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情境设计能力 , 其中尤其要锻炼渲染能力,可以通过自己深刻描述打动学生,让其能够深度地展开自我认识 。
另外,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自己去酿造气氛,这样的操作方法更容易增加学生的代入感,让他们在表演的推进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以往的不足 。
2.感恩教育的狭隘性 。
很多教师将感恩教育限定在了感恩父母、家人、教师这些层面,没有进一步拓宽到感恩社会、祖国、自然 。
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充分地融入信息技术,借用互联网来融入一些素材 。
例如为了社会大众安全而努力工作的医生们、为了人民交通安全而站在一线的交警、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有尊严而不断努力的政府、利用自己广博胸怀回馈人们的大自然 。
这样的视频素材更形象、更细腻,更容易让本来感性的儿童深刻理解社会岗位的价值、祖国的博爱、自然的温情 。
3.感恩活动的单一性 。
亲子教育、情景表演、爱国影片教育,这些之外还有很多素材没有融入进来 , 往往导致了德育教育的单一性 。
笔者认为感恩活动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简单地包括一段阅读、一支歌谣、一次演讲;复杂的可以是表演、社会参观、社会征文、一次长途旅行等 。
总而言之,只要教师打开思维,感恩教育存在于课上课下,可以出现在课内课外 。
总结:小学德育中的感恩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社会现象等来进行针对性的情境教育法、信息化教学、爱国教学、亲子教育、演讲、阅读等优化组合 。
让学生不断地反思、重新认识自我,让他们能够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能够善待生命、感恩自然、感恩祖国 。
教师需要在过程里不断总结经验,便于自己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
【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 教育类论文的参考文献】
- 教育培训机构是干什么的 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合作
- 关于教育的论文题目有哪些 以教育为主题的论文范文
- 郑州有什么好吃的特产
- 可爱的王者荣耀名字女
- 广州市最大的宠物狗市场是哪里
- 铁鼠的口头禅是什么
- 冬天怎么去除衣服上的皮屑
- 轮状病毒的症状多久才好
- 螺旋藻的作用
- 糖尿病引发的蛋白尿如何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