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的背景

1、虎门销烟的背景国内背景:
18世纪末至19世纪的中叶,中国处于清王朝统治的后期,中国国内经济落后 , 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全国占据主导地位,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 大量耕地集中在贵族、地主手中,广大农民陷于贫困破产和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 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
国外背景:
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英国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中国是英国资产阶级梦寐以求的潜在市场 。19世纪30年代前,中国对英贸易每年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优势 。为扭转此局面,英国资产阶级遂用鸦片冲击中国贸易市场,以获取一本万利的不义之财 。
2、虎门销烟发生在哪里1、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
2、虎门销烟1839年6月)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此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 。
3、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
4、虎门是广东东莞市的三大镇之一,位处虎门大桥东端,广深珠高速公路枢纽中心,南临伶仃洋就是在这个镇的海滩 。
5、虎门销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 , 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这次禁烟运动大大增加了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本质,唤醒了中国人们的爱国意识 。
6、经过这次事件 , 禁烟英雄林则徐被中国人尊为民族英雄 。其清廉、刚正不阿的品质也甚为后人传颂 。但是,虎门销烟并没有有效地解救中国于水火之中 , 反而加速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 。原因在于,禁烟运动直接损害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 , 英国政府很快决定对中国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虎门销烟也成为了外国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从这个角度看,虎门销烟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脚步,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
3、虎门销烟发生在哪里哪个省虎门销烟发生在广东省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此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 。
虎门销烟一方面唤醒了当时的很多爱国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始反省,从新定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 不再成日以“天朝上国”自居 。
【虎门销烟的背景】当时的虎门就是现在的广东省东莞市的三大镇之一,位处虎门大桥东端,广深珠高速公路枢纽中心 , 南临伶仃洋,就是在这个镇的海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