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朝鲜族建筑( 四 )


最典型的侗族男子服饰
黎平县黄岗地区的青年服饰,头包花格帕,为蓝、青、白色自织侗布,包法呈左右向上交叉状 , 包头较大 。上衣为紫色闪光的特制侗布,款式独特 。上衣无领 , 开襟从领口正中横向右侧二寸处,又直下至腰部,再向左横至正中,再直下到下摆 。衣扣分圆银珠和蚕形布扣两种,六对 , 每对为双排扣 。上衣短小贴身,衣袖紧贴手臂 , 腰系布带,显得紧扎壮实 。
银饰最多的盛装
从江县高增地区的妇女着装时用一矛形银簪将造型别致的发型固定 。银簪的一端呈圆花形、长约六寸 。头上饰满各式银花 , 有银头子、银弓等,像一顶银花帽似地戴在头上,完全盖住头发,最上端还插有一只长尾的银锦鸡,走动时,头上的银花银锦鸡闪烁争辉,华美玲珑,引人注目 。颈戴大小不等的银项圈四只 , 背配六面体银背砣,胸前挂有两条银丝链和银珠串 。紫色闪光的方围腰上,整齐排列圆形的银片 , 有七十片之多,整块围腰几乎全由银片组成对称的图案,另系银腰篓 , 两手各戴银镯三四只,全身银饰最重的多达10余公斤 。
穿裙最短的服饰
黎平县水口地区的姑娘服饰,穿短裙,青色,裙短至大腿中部 , 围腰略长于短裙 。膝下裹青布绑腿,外系浅蓝色布带,挽结于膝下小腿外侧,脚穿青布鞋 。
最重的银手镯
锦屏县大同地区的姑娘,手戴银镯 , 重达一斤二两,镯上雕龙刻凤 , 或花鸟草虫,均为当地匠人所制造 。
总之,远古的侗族服饰经历了从皮毛、树叶、草秸串结成衣演变为织布缝衣的过程 , 其艺术更是多彩瑰丽,不失为侗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