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将至,老人说:今年是“白露白茫茫,无被不上床”,有啥说法


白露将至,老人说:今年是“白露白茫茫,无被不上床”,有啥说法


文章图片


白露将至,老人说:今年是“白露白茫茫,无被不上床”,有啥说法


文章图片


白露将至,老人说:今年是“白露白茫茫,无被不上床”,有啥说法


文章图片


白露节气即将到来 , 白露是夏秋季的分界线 , 是秋天寒气初生的转折点 , 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五个节气 , 也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 , 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 。 那么 , 今年白露有啥特点?老人说:今年是“白露白茫茫 , 无被不上床” , 一夜凉一夜 , 是啥意思?

今年白露有啥特点?
一、无被不上床
白露 ,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 , 秋季第3个节气 , 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 。
斗指癸;太阳达黄经165度;于公历9月7-9日交节 。
白露的到来 , 表示着天气已经转凉 , 人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夏天过去 , 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 。 白露节气前后平均温度是16℃ ~26℃ , 白天平均26℃ , 夜间平均16℃ 。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 。 由于天气逐渐转凉 , 白昼有阳光尚热 , 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 , 昼夜温差大 。
时至白露 , 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 , 冷空气转守为攻 , 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 , 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 , 光照强度减弱 , 地面辐射散热快 , 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 。
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 , 天气渐渐转凉 , 寒生露凝 。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 , 秋属金 , 金色白 , 以白形容秋露 , 故名“白露” 。
这会儿农民也忙着收获庄稼 , 正所谓“抢秋抢秋 , 不抢就丢” 。
俗语“白露白露 , 长衣长裤” , 这句俗语也是通过时节的变化来提醒他人 , 多注意身体 。
白露时节天气变凉 , 这时候就要多穿一些长衣长裤 。
尤其是早晚的气温相差很大 。 而此时的北方地区 , 气温降得更快 。
谚语讲“立秋两日雨无雷 , 冷秋冻得人成锥” 。
今年立秋之后的大雨没有雷声 , 那么 , 接下来的秋季就要进入一个冷秋了 。
“人成锥”也说明 , 立秋之后的大雨没有雷声的话 , 连阴天和寒冷将会是这个秋季的主旋律 。

二、白露白茫茫
白露时节的时候 , 天气开始快速变凉 , 所谓的白茫茫是露水白茫茫一片的意思 。
白露以后 , 由于气温下降得快 , 就不能像以前一样 , 睡觉的时候不用盖被子 。
古人想通过这句俗语 , 告诉大家到了白露节气以后 , 就要多注意保暖 。
“白露没露珠 , 光棍也愁苦” 。
白露节气到来之后 , 由于昼夜的温差加剧 , 夜晚的寒凉会让水汽凝结成为晶莹的露珠 。
白露节气如果没有出现露珠凝结 , 那么光棍也会过得非常的愁苦 。
这是农谚的惯用夸张比喻 , 暗指事态的严重性 。 尤其是在过去的农耕时代 , 农田的一切很多时候都是要靠天吃饭 , 如果没有一个好天气 , 那么很难获得一个好的收获 。

这句俗语利用夸张的手法 , 来说明白露时节有没有露水的重要性 。
白露形成的条件需要白天的晴朗炎热 , 夜晚在极低的温度下 , 才能将水汽凝结成所谓的露珠 。
原来只有阴雨天才不会出现露珠 。 如果白露接连出现阴雨天 , 那么对于秋收非常的不利 。
白露秋分夜 , 一夜凉一夜 。
立秋以后 , 白天还会保持着持续的高温 , 只有到了白露时节的到来 , 也就宣告着秋老虎的结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