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跟汪曾祺说写小说要‘贴着人物写’ , 这就是‘贴着人物写’ 。我们既从外面看到了一个人物的千疮百孔 , 又看到了她在自己生活内部里的道理和可能性 。”在这个意义上 , 黄德海认为尹学芸的小说非常“贴人” 。他因此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乍看 , 尹学芸小说讲了一个好故事;再看 , 就变成了丰富曲折的情节;细细琢磨 , 人物却从情节里伸展出来 , 做足了属于自己的一场大戏 , 又轻轻抚慰着起伏不定的人心 。”
黄德海还注意到 , 在现在的很多小说里 , 乡村就是一个灾难结合体 , 充满了破败、悲催和不可思议 , 但尹学芸的乡村仍然是饱满的综合体 , 有喜怒哀乐 , 有生老病死 , 有精神生活 。“所以她的乡村也是一个充满问题与可能性的地方 , 既不是桃花源 , 也不是‘集中营’ 。这些小说满足了我们乡村或县城的复杂性的想象 。”
尹学芸
依旧纠缠的“埙城”和“罕村”
有心的读者会发现 , “埙城”和“罕村”常出现于尹学芸的小说里 , 属于乡村题材的 , 就是“罕村”背景 , 属于城市题材的 , 就是“埙城”背景 , 而且她笔下的“埙城”和“罕村” , 彼此纠缠不清 。在新小说集里 , 五个中篇小说依然如此 。
“我小说里的那些场景 , 常是我经历过的场景 。”尹学芸举例《喂鬼》里的“我”看窗外的澜沧江 , 澜沧江的水是静止的 , 在松林的空隙中像幅画一样地闪现 。这一段书写源于她去云南开会时的经历 , 当时她也是站在一个窗子前往外看澜沧江 , 感觉再大的风都吹不皱水面 。“我喜欢实地捕捉一些细节 , 这些都是‘生活的养育’ 。”
回到尹学芸生活的蓟州 , 那里有一片很大的人工湖 。因为保护水源 , 湖边的许多建筑都拆迁了 , 曾经热闹非凡的无数家小鱼馆变成了花草树木 。一个人没事的时候 , 尹学芸就喜欢沿湖走走 。
【寻隐者不遇古诗朗读 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谁】有一次闲逛 , 尹学芸不知不觉就走进了一座荒废的园子 , 她吃惊于此处仿南方园林而建的亭台楼阁、苍劲繁茂的参天大树 , 还有秋千架、游泳池、舞厅、健身房、体育场 , 以及一座“望湖亭” 。她恍惚觉得 , 眼前这座真实存在的“望湖亭”和她在《望湖楼》中虚构出来的奢华饭庄“望湖楼”其实是一样的 , 都曾繁华无比 , 风光无限 。如此所见所闻 , 所感所想 , 也写进了小说《寻隐者不遇》里 。
“有时我会反复强调地方对作家的影响 , 包括地方上的人和文化 。我一直认为大城市里的人更容易成为个体 , 但乡村不一样 , 它有形形色色的人 , 各种各样的营生 , 统一的称谓是‘乡里乡亲’ 。像蓟州这样的地方 , 其实是一个大的乡村 , 它的人际关系不以同行、同事这类交集为圆周 , 而是牵扯到方方面面 。我们那边四个人坐在一起 , 随便聊聊就发现彼此都很容易扯上关系 , 不是亲戚就是同学、战友之类的 。”尹学芸笑言 , 这种关系对作家特别有益处 , 一是可以获得方方面面的信息 , 二是特别容易走近一个人——不仅知道他当下发生了什么 , 还知道他生存的背景 , 那么这个人也就是一个立体的人 。
- 其研究价值远大于经济价值 上千人赴河南寻陨石专家找到一颗
- 飞入菜花无处寻全诗的意思 飞入菜花无处寻全诗译文
- 青春期叛逆,你是如何处理的?会寻求心理学方面的帮助吗?
- 复杂的家装行业酷家乐从户型效果图寻求单点突破 户型风水软件
- 江西龙虎山张天师是谁,关于他不同寻常的来历
- 瘦手臂瑜伽 寻回苗条玉臂图
- 如何寻找删除了的微信聊天记录
- 目前暂时无果 救援队河中搜寻23岁失联女子暂无果
- 留下春天足迹的唯美散文 寻找春天的足迹
- 「纳兰性德」一句寻常,却道出无尽哀伤 纳兰性德名句是平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