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习俗十三: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 。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
据《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门票)沉香浦的活动 。游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 。她们信此日为“仙女淋浴日” 。石门浦水质清洌,朝夕日出日落时返照两山,有时会像海市蜃楼一样在天空出现一些景幻 。泛舟者坦希望能有运气看到奇最的出现,故姑娘们七夕游石门沉香浦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很是热闹,也成了一个节日的习俗 。
七夕节的习俗十四: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 。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 。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
七夕节的习俗十五:妇女洗发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 。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 。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 。”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 。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 。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 。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 。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
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 。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
七夕节的习俗十六:结扎巧姑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 。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
七夕节的习俗十七:拜“七娘妈”
闽南和台湾的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 。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 。据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的《闽南人》一书考证,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 。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祈祷 。
众所周知,“七夕节”是传说了几千年的“牛郎织女”那动人的爱情故事,殊不知熟不知在这个代表爱情的节日里,还有几种传统的风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1、穿针比巧
七夕节这天,家里的妇女们会举行“穿针乞巧”比赛,穿七孔针,或穿九孔针,参入者用一根彩线,以连续穿过,为“巧” 。

文章插图
2、拜织女
七夕节这天,村里的少女、少妇等一些妙龄女子,大家会相约举行“拜织女”活动;首先要斋戒一天,并进行香汤沐浴,一切停当之后,到了晚上,大家到主办者家中,去摆好各种瓜果,通常为七样,以及供放好香炉,之后,一齐对月祈祷 。
- 快过年了,你有适合农村鼠年春节的美好祝福语吗?
- 从来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被质疑重男轻女孙海洋回应
- 朗逸plus是国几
- 奔腾t99有六座吗
- 男性艾滋病有哪些早期症状?
- 为什么有些女生喜欢在胸前的衣服外面佩戴一条很重的链子?
- 手机在线和4g在线有什么区别
- 你周围有神童吗?你听过关于他们的什么故事?
- 饭后酸奶有好处吗
- 文山旅游景点有哪些景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