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刘龄酒醉不醒气绝而亡 。因刘与妻平时多恩爱,所以刘尸入棺后,在家停放三年有余未下藏 。这一天,忽有一人前来向刘龄追讨所欠酒钱 。近棺椁视之·忽听棺内有异动 。追债人随掀棺盖而弃之·视棺内见刘龄己折身坐起,脸泛赤红·眼放精光 。·言道:吾以酒得道,酒仙来也 。后,飘然而去 。
人过世后在家中停放三年入土藏 。习俗是否源出于此传说呢?
中国的乡间在亲人父母去世后,有“过三年”的礼仪 。头周年和二周年皆不如三年隆重 。过三年的时候,有许多讲究:门上的对联由绿的或紫的换成红的(第一年的对联是白的);三年过后才开始待亲戚,即在三年未过时不招待亲戚拜年,也不去给亲戚拜年;坟上要立墓碑;穿白孝服,举行很大的悼念缅怀仪式 。
然而,这种“过三年”的仪式是从啥时候开始的?又是怎样来的呢?
有种说法认为,“过三年”的丧礼仪式来源于孔子弟子为孔子守墓 。孔子七十三岁而卒,门人都为孔子庐墓,时间为三年 。这在史籍中记载得很详细 。
清代尤侗《艮斋杂说》卷一总合各家典籍说:“孔门有两孝子,子贡、曾子是也 。《礼记》:事师无犯无隐,服勤至死,心丧三年 。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 。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 。后世庐墓者,无以过也,岂止心丧已乎!”这三年时间既是守孝,也是心丧,三年期满,重新开始生活,与正常的家庭一样了 。
其实子贡庐墓也是合于古礼 。
《礼记》说:“父母没,斩衰三年,则父母重矣,此身犹为父母之身矣 。”这是今天为过世的父母守孝三年的丧礼的最早源头,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怀念亲人的重要礼仪之一 。即如在坟墓上栽树,也是树墓的讲究,同样起于子贡这些孔门弟子 。楷树就是子贡树立在孔子坟上的 。
但是这三年服丧不把闰月计算在内的 。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二就说:“令甲,三年之丧以二十七月为断,遇闰月不在此数 。
盖本古制,《白虎通》:三年之丧不以闰月数何也?期者复其时也,大功以下服月数,故以闰月除 。”当然,这三年服丧也还有更细致的规定 。譬如说,媳妇在婆家,为公、婆守丧三年的规定起于宋太宗赵光义时 。
因为按照《礼经》的规定,女子出嫁后,就把为自己父母的三年守丧期,减为两年,为舅姑(就是夫家的父母)的守丧期皆为一年 。到了宋太宗时,孝明皇后居昭宪太后之丧,齐衰三年 。
不过,这种服丧期成为定制,是在后唐时 。
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三十二中说:“按乾德二年……魏仁辅等议曰:古礼有期年之说,至后唐始定三年 。窃以三年之内,几筵尚存,夫居苫块之中,妇被绮罗之饰,夫妻齐体,哀乐不均,乞令舅姑之丧,妇从其夫齐衰三年 。诏从之,遂为定制 。据此则后唐已行之也 。”北宋太祖赵匡胤乾德二年是公元964年 。后唐是从后唐庄宗李存勖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到后唐末帝李从珂清泰三年(公元936年) 。
三年一过,就要如鲁迅先生说的:“忘记我,管自己生活 。”
是中华5000年的习俗 。
- 猫狗日记皮肤的两款星元皮肤都是在“情人节”上线,七夕活动又是大乔和孙策,官方为何如此偏心大乔、孙策?
- 屈原是楚国人,为什么投江地在湖南汨罗江?
- 盈科后进的故事 盈科而后进出自哪里
- 怪物猎人世界腾龙套怎么得
- 21世纪身为富二代好还是穷二代好?
- 如何完成人生的职业选择?
- 透明网纱睡衣 淘宝网情趣内衣的人是谁
- 苏轼最著名的一首豪迈诗 笑看人生的豪迈诗句
- 狐臭会传染吗?为什么之前没有和有狐臭的室友在一起后,就有了?
- 骆驼祥子启示和人生感悟 骆驼祥子读后感800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