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非常多的宗教,各个宗教都有不同的教义,而佛家就认为其实不是只有一个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而已,还有三千小世界,婆娑世界就是其中之一,你知道婆娑世界的故事是什么吗?本期佛经故事为你解析 。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在二千六百余年前的四月八日,降诞在古印度中北部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方),取名悉达多,父亲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 。太子诞生后七天,圣母摩耶夫人往生,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养育成人 。
太子天资聪颖,从小通达五明、四吠陀 。成年后,娶耶输陀罗为妃,不久生下罗睺罗,后来成为佛教第一位沙弥 。悉达多太子虽然出身贵族,但因观察到社会贫富悬殊,四姓阶级的不平等,又有众生之间的弱肉强食,尤其有感于生老病死的逼迫,人生的无常,于是生起出家求解脱的志愿与悲心 。期间虽经净饭王百般劝阻,终究无法满足其“人生没有衰老的现象、没有疾病的痛苦、没有死亡的恐怖、所有的东西不损不减”等四个希望,于是在十九岁那年的二月初八,夜出宫门,开始十二年的修道生活 。
其中雪山六年的苦行,每日只食一麻一麦,但苦行终究未能令他开悟 。后来体会到真正的修行是离开苦乐二边的中道修行,于是舍弃无谓的苦行,走过尼连禅河,接受牧羊女的供养后,来到伽耶山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立誓“不成正觉,不离此座” 。于此通过重重考验,一一降服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等内外魔障后,彻见自己本来面目,止息一切妄想无明,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正观缘起法而成正觉 。
成道后的佛陀,在鹿野苑第一次说法,度憍陈如等五比丘,从此佛法僧三宝具足,佛教僧团因而建立 。
佛陀住世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在弘化的生涯里,宣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盘经》共八年 。
佛陀对弟子的教化,善于观机逗教,应病予药,对执空者说有,对执有者说空 。佛陀对于能够依教奉行的弟子,耐心给予调教;对于不能依教奉行的弟子,也方便加以摄受;对于懈怠不知精进的弟子,激励他上进;对于过分刚猛的弟子,则教以缓和 。
佛陀对弟子的爱护是无微不至的,佛陀所教化的对象,则不分贵贱贫富、种族信仰等,例如度拜火教外道优楼频罗迦叶三兄弟,以及外道领袖舍利弗、目犍连皈信佛教 。佛陀的弟子有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等各国国王,及王妃韦提希夫人、末利夫人,也有低下阶层的莲花色、摩登伽等 。佛陀度阿那律、难陀、阿难陀诸王子出家,也不舍弃理发匠优波离及担粪的尼提 。总而言之,佛陀的弘化是以慈摄众,以法领众,以智教众,以法养众 。
佛陀一生弘化、度众无数,但也受到外道及各种的灾难 。根据《佛说兴起行经》记载,佛陀历经孙陀利谤佛、战遮女系盆诬陷、奢弥跋谤佛,以及被木枪刺脚、被掷石出血、食马麦、受苦行、患头痛、患背痛、患骨节疼痛等十次灾难 。其实佛陀的真身是法身,法身无有生灭,佛陀为了度众,才应现这些灾难,主要是为让众生明了业报不失,令生怖畏之心,不再留恋有为色身,而能断恶行善,获证永恒法身 。
【佛经故事:娑婆世界】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到了八十岁仍然孜孜不倦,带着弟子四处行化传教;临入涅盘之际,仍然不舍任何众生,接受一位一百余岁的外道须跋陀罗,成为最后的弟子 。佛陀进入涅盘,虽然令弟子们悲痛不已,但是诚如佛陀的教言所说:“要佛陀永久住于世间,这是违背法性的自然规则 。
- 农夫与蛇是中国的寓言故事吗?
- 李广的故事
- 金屋藏娇的故事与哪一位皇帝有关
- 坚持的故事简短事例 关于坚持的故事
- 品牌故事范文自己编的 品牌故事范文
- 溜溜梅品牌故事文案 品牌故事案例文案
- 医药品牌故事案例 品牌故事案例
- 那些生活中你觉得有趣的幽默故事?
- 撩人的睡前故事
- 千手千眼佛的故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