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快到了,这是一个团圆热闹的节日,当然要来点诗词助兴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爱诗词的读书人 。
今天我在古籍中找出3首冷门元宵节古诗,与大家一起分享 。这些诗呈现热闹气息,展示了古人的生活,也让现代人有所感触 。这真是古今同乐乐未央,共庆团圆人欢喜 。记得关注我哦 。
第1首,《元宵》:柳院春归雪未干,试灯歌巷月痕寒 。懒随翠影红香走,自买梅花插烛看 。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末年诗人王镃 。今年元宵节在立春之后,气温较往年有所提升,所以多数地方看不到元宵节的雪 。
而在千百年前,王镃的那一个元宵节,是有雪相伴的 。杨柳初出,正是春来,而又配上未干的雪,画面相当美丽新鲜,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
大概是有雪,所以连月亮都觉得“寒”,这种寒当然不是寒冷,而更多是一种清新,是一种热闹氛围里的宁静,是属于诗人独得的幽静 。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第3句:“懒随翠影红香走” 。这句诗说得很明白了,在元宵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红的绿 的,热闹非凡 。而诗人嘛,总是要标新立异,别人热闹的时候,他偏想要孤独与冷静 。
所以他不去热闹人多的地方凑热闹,反而自己买了梅花对着蜡烛欣赏 。显然,这首诗寓意了诗人“孤芳自赏”的意思 。然而,我们在诗人表面的孤寒下,依然可以看到他那颗与世俗热闹同在的心 。
【最有名的元宵节古诗分享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只不过,他人的热闹在闹花灯猜灯谜逛庙会,而诗人的热闹在一枝梅花前静静坐下,相看两不厌,优哉游哉过了元宵节 。个人有个人的热闹,个人有个人的缘法,妙哉,妙哉 。
第2首,《元宵》:春入东郊雪渐融,熙熙天气报年丰 。万家灯火分明月,几处笙歌杂暖风 。短发已无丹可黑,衰颜犹有酒能红 。溪山容我闲来往,先 具 扁舟访钓翁 。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代诗人王懋德 。王懋德多次担任御史之职,在任淮西廉访使时,冒着得罪同僚的危险,为百姓鸣冤平反 。因此,王懋德在当时声誉较好 。
这首《元宵》是王懋德晚年所写,从诗句中“短发已无丹可黑”,可以看出他这时候已经白发苍苍了 。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他却心胸开阔,享受着元宵节的热闹喜庆 。
都说“瑞雪兆丰年”,这一年元宵节,雪渐渐融化了,代表了一个好年头 。而百姓们是如何庆祝元宵节的呢?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万家灯火之中,天上那一轮明月更加分明,更有滋味 。远处飘来的笙歌香风,更是让人心里暖洋洋的,一片平安喜乐 。
诗人一边赏着花灯一边喝着酒,心里也想要“标新立异”了,于是他便在元宵节的晚上趁着船,去拜访钓鱼翁 。诗人在这里也是故意要在热闹中寻求安静,表示内心的安闲,却与“孤芳自赏”不同了 。
这首诗的基调乃是由热闹过渡到幽静,但是诗人的感情是连贯的,那就是“享受” 。他之所以选择幽静,选择去拜访钓鱼翁,也只是想要享受不同于热闹的别一种“元宵节” 。
这种行为,有点类似行为艺术,与“雪夜访戴”有异曲同工之妙,并非普通人能够学习 。但是普通人却也能够明白,这一年元宵节,诗人过得很开心 。
第3首,《元宵漫兴》:天风吹散赤城霞,散落人间作九华 。夹路星球留去马,烧空火树乱归鸦 。笙歌醉月家家酒,帘幕窥春处处花 。一派云《韶》天外迥,不知仙驭过谁家 。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王磐 。王磐擅长作散曲,有“南曲之冠”的美誉 。大家很熟悉的《朝天子·咏喇叭》就出自王磐之手 。(《朝天子·咏喇叭》: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 适合取名字的诗词分享 适合取名字的古诗词经典名句
- 中澳关系陷于目前的困境 澳大利亚不派官员出席冬奥中方回应
- 描写端午节的经典诗句 关于端午节的诗有哪些
- 三国的张飞是怎么死的?是什么原因导致?
- 睡觉时枕头的高度多少为宜?
- 房子效果图是怎么做出来的
- 珍珠岩做屋顶保温层的施工方法
- 轻钢别墅的优缺点有哪些?
- 适合客厅挂的毛笔字
- 暖色装修风格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