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都有哪些?( 五 )


心理学家发现: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被训斥,甚至接受体罚,孩子长大后往往就有更多反社会的倾向 。相反,即使某个孩子在遗传上有那些所谓的“恶”的因素,如果他受到善待,得到更多爱,也可以改变今后的性格走向 。人的性格,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 。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人的道德感是后天形成的,和后天的教养有关 。
本文内容,阅读著名的心理学家劳拉·E·伯克的著作《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的部分内容 。和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的监狱实验 。其中的个人看法,欢迎留言讨论关于孩子的教养相关话题 。
说起少年儿童,我家有二个 。
孙——李刚凯,六岁;孙女——李佳欣,二岁 。
孙儿,就读本小区的皇庭尚品幼儿园,大班 。
喜欢带幼儿园的同学,到家中玩耍;喜欢到本小区的33、32、29栋的同学家玩耍;喜欢买儿童玩具,只要爱不释手的,不买不行,不买就吵就嚷;喜欢看少儿频道,如光头强、大雄、二雄,还有喜羊羊,不喜欢看电视剧、新闻、广告;喜欢零食,如糖果、副食品、牛奶之类 。
然而,怕辣,怕烫,怕老师骂,怕爸爸妈妈奶奶打 。
做作业吗?如果爸爸妈妈奶奶,不要求不嘱咐,就不会主动去做作业;如果爸爸妈妈奶奶,要求做叮咐做,100%会看图识字,和完成作业 。
早晨,到幼儿园上学,爸爸妈妈奶奶如果不去送,也不会主动去幼儿园;如果爸爸妈妈奶奶要送他去上学,听话,乖乖的背着书包走 。
孙女呢?近几个月来,看见哥哥脱衣衫,说热,自己马上跟着脱衣衫,也说热;看见哥哥拿牛奶喝,嚷着也要喝牛奶;喜欢看少儿频道,如光头强,大雄,二雄,和喜羊羊之类,如果变频道,就吵吵嚷嚷 。
假如哥哥放学回家,马上不粘爸爸妈妈,和奶奶了,立即跟着哥哥玩耍,或看少儿频道,学着喜羊羊唱歌,跟着喜羊羊跳舞 。
爸爸妈妈奶奶教她什么,孙女会什么话 。譬如看见爷爷叫“爷爷”,与爷爷挥手再见;看见哥哥叫“哥哥”,与哥哥挥挥手;看见奶奶拿着扫把扫地,孙女抢着扫,等等 。
我想:少年儿童喜欢与少年儿童在一起玩耍,听话,交代叮咐的作业会做,模仿和学样能力特强 。
我自己就是一名学心理学的家长,到底是应该照着教科书育儿呢,还是以自然的方式教育孩子呢?我也纠结过 。现在我的孩子和我非常亲密,他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都会告诉我,连老师都会经常找我打探打探班里的事情和孩子们的想法 。
我和我的孩子有时也会由于观点不合而产生矛盾 。但是不管多大的分歧,我们很快能够和好 。也许在观点上仍然没有统一,但是从情绪上我们可以很快恢复 。因为我们彼此都知道,这些问题是“我们家自己的事情”,需要我们共同面对解决 。
许多时候他第一反应是和我说“不”,情绪平静下来后我笑嘻嘻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说“不”呢?他也笑嘻嘻地回答:在我没弄清楚之前,说“不”是最安全的回答 。你瞧,这就是孩子本来的模样,在他这个年龄,他就是这么考虑问题的 。如果你着急,那就是你输了!
对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我总结了这么几条心得:

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都有哪些?

文章插图
发展心理学方面的教科书上可以让我们比较系统地了解到孩子在各个时期成长的特点,比如依恋、叛逆、说谎等原因的形成,这能够帮助我们立足于孩子的发展规律上来看问题,而不是站在一个三十四岁的年纪,发愁这孩子小小年纪怎么会这样 。例如,他怎么这么不听话呢,他怎么总是回避困难呢,等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