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齑画粥的故事主要内容 范仲淹断齑划粥的故事出处( 二 )


断:断开 , 分开;画:同划 , 划分 , 计划 。“断齑画粥”的意思是:分开捣碎的腌菜 , 划分凝结的粥 , 按定量来吃 。
如果没有强大的意志力 , 很难想象 , 这样持续三年的苦读 , 是怎样进行下去的;如果没有兼济天下的抱负 , 也很难解释 , 他这样做的动机究竟为何 。
长大后的范仲淹 , 回家探视娘亲 。泪眼婆娑的谢氏 , 告诉了他的真实家世 。听完后 , 范仲淹伤感不已 , 含泪拜别娘亲 , 去了应天府(河南商丘) , 投大儒戚同文(903-976)门下苦读 。从此“昼夜不息 , 冬月惫甚 , 以水沃面;食不给 , 至以靡粥继之 , 人不能堪 , 仲淹不苦也 。(《宋史·范仲淹传》)”
应天书院中的范仲淹 , 是标准的贫寒学子 。他刻苦攻读典籍 , 实在疲倦了 , 就用冷水冰脸;没有东西吃时 , 就喝稀粥度日 。这样的日子 , 一般人是受不了的 , 但范仲淹从不叫苦 。
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坚持 , 数载寒窗生涯后 , 范仲淹进士及第 , 官至参知政事(副丞相) , 成为一代名臣 。他的高风亮节 , 至今让无数人心向往之 。
“断齑画粥”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 , 不能心存侥幸 , 要有毅然决然的勇气 , 再苦再难 , 也不能说放弃 。也许会有很多风雨 , 而风雨过后 , 就会出现彩虹 。即使彩虹没有出下或很暗淡 , 奋斗的过程 , 也已经定格成人生的巨大财富 。
注:
“断齑画粥”也称划粥断齑 , 出处:宋·释文莹《湘山野录》:“范仲淹少贫 , 读书长白山僧舍 , 作粥一器 , 经宿遂凝 , 以刀画为四块 , 早晚取两块 , 断齑数十茎啖之 , 如此者三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