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节气将至,霜降是什么意思,要“降霜”了吗?霜是从哪来的?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古人把一年四季划分为24个节气,而霜降节气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24个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每年当太阳到达黄经210度,公历10月23日前后的日子就是霜降节气,霜降节气是一个形容自然界变化的节气,说明到了这个时候,自然界中开始下霜 。

霜降节气将至,霜降是什么意思,要“降霜”了吗?霜是从哪来的?

文章插图
关于霜降的说法,古人做了明确的解释,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曾有过说明:“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成霜 。这个说法就是说在每年的阴历九月中旬,天气逐渐寒冷,空气中的水汽会凝结并且落在地面和植物的叶子上,形成了白色的霜花 。所以称为霜降 。
霜降节气将至,霜降是什么意思,要“降霜”了吗?霜是从哪来的?

文章插图
虽然到了霜降的节气,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所以各地的气温变化不一样,并且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是在我国古代的黄河流域,所以一般来说,到了九月中旬霜降的时候,在我国东北地域早已出现多次的霜降现象,而黄河流域会出现初霜,大部分的南方地区会因为气温没有降到零下,所以降霜的情况会出现的比较晚 。
霜降节气将至,霜降是什么意思,要“降霜”了吗?霜是从哪来的?

文章插图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霜降的节气里,大部分的庄稼已经收完了,所以又到了农民平整土地开始为下一次耕种做准备的时候,所以农民都希望在霜降的节气开始下霜,毕竟这个时候有霜降更容易进行平整土地,可以为明年的春耕更好地做准备,所以民间一直都流传着“霜降见霜,谷雨满仓”的说法,其实就是从节气的自然变化规律来预判明年的庄稼收成 。
再过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霜降节气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 。所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进入霜降节气以后天气会越来越凉,早间的白露慢慢凝结变成霜冻,意味着寒冷的冬天即将正式来临 。
霜降以后,天气渐渐变冷,昼夜温差变化很大,大部分植物渐渐停止生长,开始枯黄落叶 。这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比较关键的一个节气,基本上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深秋时节,露水开始凝结成霜 。对于人来讲要注意防寒保暖,以防寒冷天气里感冒,尤其是中老年,体质比较弱的人群更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 。
至于霜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涉及到气象学的相关知识 。霜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而是地面上水气遇到寒冷的天气凝结而成的 。霜的存在不仅仅是秋季,有时候在冬季和早春时节同样会出现霜冻现象 。只要在气象学上条件达到,都有可能凝结成霜 。因为冷空气一般会向低处流动,从而在地面或者是进地面的物体上凝华,从而出现白色的霜冻 。
霜冻现象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来讲有一定的危害 。因为霜冻现象发生,就意味着地面温度会突然骤降,甚至会降到0度以下 。我国的霜冻现象是从北向南,从高山向平原逐渐扩展的 。在东北地区,最早8月份就可以见霜,而在山东半岛,一般要到10月下旬到11月初 。等到华南地区,则有可能要到12月底至1月上旬,才会出现霜冻 。
【霜降节气将至,霜降是什么意思,要“降霜”了吗?霜是从哪来的?】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和建议,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说说您的观点,如果你喜欢我答案的话,欢迎点赞关注,感谢您的阅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