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发黄是怎么回事?( 三 )



小麦发黄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当前 , 小麦发黄的现象比较普遍 。
那么 , 小麦产生发黄现象 ,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出现发黄情况后又该怎么办呢?
作者根据调查了解 , 对当前小麦发黄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 , 并提出了相应的补救措施 。
一、小麦发黄的类型与原因
(一)低温冻害导致的小麦发黄 。小麦是耐低温作物 , 在冬季苗期 , 只要温度不是过低 , 一般都不会造成大的冻害 。但是 , 进入返青拔节期的小麦 , 由于已经完成了春化阶段的发育 , 步入了春季生长 , 抗寒能力大幅度下降 。2月中旬后期 , 多地遭遇了降幅达10℃以上的强寒潮 , 包括小麦在内的在地作物不同程度地遭受了低温冻害 。
据调查 , 小麦低温冻害有如下表现:降温之前麦苗生长正常 , 一场低温之后几天内 , 叶片发黄;通常低凹积水田块和岗地的迎风面更严重一些 , 叶片有变形、失水症状 , 经风吹、日晒后 , 呈枯白色或黄白色 。
以下几种情况 , 小麦冻害发黄更重些:
一是一些抗寒能力较差的品种 , 如春性或半冬偏春性品种;
二是一些小苗、弱苗、病苗;
三是江淮南部、沿淮、沿江的部分稻套麦、晚茬免耕或浅旋耕小麦 , 由于盖土浅 , 或未盖土 , 小麦根系外露 , 受冻程度一般都较重 。
四是部分旺长苗和播种过早拔节的小麦 , 冻害也很突出 。
五是降温前刚刚使用安全性较差的除草剂的麦田 , 遇到剧烈降温 , 引起麦苗发黄 , 这实际上是药害与低温冻害协同叠加作用的结果 。同一品种 , 由于栽培条件和生长环境不同 , 导致小麦发育状况不同 , 造成地块间受冻程度产生差异 。
去年冬天是个典型的暖冬 , 小麦生长发育进程加快 , 部分适期早播的小麦提前拔节 , 低温冻害最严重的一类就是拔节的小麦 。寒潮导致叶片象开水烫过一样 , 经太阳照射后便逐渐干枯 。若把基部幼嫩的节剥开 , 可见不少变成了黄褐色 , 濒临枯死 , 微管束失去了输导功能 , 根部吸收的水和肥料送不上去 , 上面叶片光合作用产物送不下来 , 植株代谢失去平衡 , 幼穗变色变形;也有的刚刚拔出的嫩节受冻后变软、变色 , 特别是旺长的刚拔节小麦 , 常趴地倒伏 , 这是最严重的一类 。
有些年份 , 小麦春季冻害不止出现一次 , 而是多次发生 , 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 , 越往后 , 小麦越不抗寒 , 进入孕穗期的小麦 , 气温降到0℃或0℃偏上就会遭受低温冷害 。小麦幼穗发育至四分体形成期前后时对环境温度极为敏感 , 尤其对低温忍耐能力更差 , 最低气温低于5-6℃就会受害 。此时 , 小麦遭受低温冷害后 , 茎叶部一般无异常现象 , 受害部位多为穗的全部或部分小穗 , 表现为延迟抽穗和抽出空颖白穗 , 严重时受害穗达20-30% , 甚至70-80% 。所以 , 春季小麦防寒防冻是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
(二)渍害发黄 。元月份以来 , 雨雪天气较多 , 有些沟系不配套的田块 , 出现了较严重的渍害 , 在这类发黄的田块 , 可以明显的看到 , 低凹处黄得更厉害些 。小麦是旱地作物 , 如果田间湿度大 , 土壤氧气不足 , 根系发育不良 , 表现在地上部就是叶片发黄 , 所谓“尺麦怕寸水”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是渍害和冻害叠加 , 危害就会更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