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育好小孩呢?如何更好的引导儿童专注力,学习爱好?( 二 )


2.事务切割 , 只留一件事 。要把各类事情区分一下 , 当下要干啥就只干啥 。要学习就只学习 , 其他事情先放下 。要玩就尽情玩 , 学习先放下 。甚至要学数学就只拿数学书 , 语文英语先放下 。慢慢的 , 孩子习惯于一件事一件事的做 , 专注力也就提高了 。
3.有始有终 , 少做半拉子 。不管干啥 , 一定要有始有终就 , 切忌有始无终 , 虎头蛇尾 。有时候 , 宁可牺牲一下效率 , 也要坚持闭合 , 培养孩子彻底完成的习惯 。
我也是四岁宝宝的妈妈 , 教育孩子也只有几年的经验 , 更多是一些体会 。觉得有时候比工作上取得成就还难 , 因为孩子就像一张白纸 , 作为父母可以任意绘画 , 但是这幅画是否有艺术价值 , 需要在若干年后才表现出来 , 培养孩子的过程是不断试错 , 不断改正的过程 。
刚开始当妈妈的时候 , 是有一种焦虑 , 不知道怎么教育好孩子 , 因为我们国家在成为父母之前是没有一堂课----如何成为合格的父母 , 很多人是基于生物的本能成为了父母 , 而不是在学校完成父母教育学这门课程后再成为父母 , 这个世界上做事情的顺序永远有两种 , 一种是想好了再做 , 一种是在做的过程中学习 , 前面是理想的状态 , 后面则是常规的状态 , 所以首先要克服这种焦虑 , 以一颗平常心教育孩子 , 切勿急功近利 。其次 , 向成功的父母的学习 。如果你想将孩子打造成精英人士 , 你可以向精英妈妈学习 , 比如美国将两个女儿送进哈佛大学的虎妈学习 , 向韩国一位将五位子女都送进常春藤名校的妈妈学习 , 向香港将两个儿子送进斯坦福大学的妈妈学习 , 这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 有自己的独特的方法 , 但也有共同之处 , 这些共同之处是我们所要认真汲取的 , 比如要让孩子懂得学习的辛苦 , 要亲身高质量地陪伴父母 , 父母的言传身教比讲到道理要重要 , 孩子的品质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等等 。再次 , 可以向古圣先贤、优秀的教育家学习 。比如曾国藩、比如梁启超、比如钱氏家族、比如国外卡尔威特的教育、蒙特梭利教育 , 都对如何教育孩子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 而且事实证明这些教育家的教育是经过时间的考验的 , 成功的 。最后 , 我觉得 , 每个孩子的个体是有差异的 , 先天的性格不一样 , 本身的身体素质不一样 , 在教育的时候不可千篇一律 。孩子的能力也应当是综合的 , 不应当只注重智力教育 , 而忽视孩子的社交能力、劳动能力、身体素质、品德的培养 。
关于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 是有一套方法的 。在孩子出生几个月以后 , 就可以在孩子的摇篮上方装一个可以转的伞铃 , 让孩子的眼睛跟着这些铃铛转 , 一方面锻炼孩子的眼睛灵活度 , 另一方面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在《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中 , 教育家卡尔威特就常常用手指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 比如举起一根手指 , 教尚不能语的孩子数1 , 让孩子加强对应关系的理解 。孩子的注意力不是一开始就能长时间的集中 , 刚开始只有五分钟 , 然后只有十分钟 , 都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慢慢累积的 , 比如刚开始的孩子只能看黑白卡片和彩色卡片 , 慢慢地就可以开始给他看短篇幅的绘本 , 再然后看再长篇幅的绘本 。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 , 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 , 如果不是孩子主动寻求帮助 , 可以让小孩自己专研 , 切忌有些婆婆妈妈一会儿问要不要喝水 , 要不要吃水果 , 这些事情可以在孩子停止玩耍的时候进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