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码的原理是什么?准确率能达到多少?( 三 )


现在无论你走在哪里,首先就会要求出示健康码,手机上的健康码现在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出行必备的了,健康码的原理其实就是基于大数据来分析人的活动轨迹 。
健康码其实是一张数字化的健康证明,它主要是基于人过去7-14天内的GPS位置信息来判断是否为疑似病例,最主要的是通过手机定位,比如手机GPS、消费记录、买票信息、乘车记录、手机信号对应的基站等等 。使用微信、支付宝等工具都会被上传GPS位置,只要手机开着机就会被定位到位置 。

健康码的原理是什么?准确率能达到多少?

文章插图



健康码有三种状态:红码、黄码和绿码
红码表示: 确诊病人、疑似病人、无症状感染者、与确诊病人有密切接触人员、医学留观人员 。

黄码表示: 确诊人员的密切接触者、有发热、乏力、咳嗽、等不适症状人员、未满14天健康打卡的重点关注人群 。
绿码表示: 暂时无症状,健康基本正常的人员,可人员流动、复工复产,有效期为3天,3天内须自行进行健康打卡,否则健康码将转为“灰码” 。

健康码的原理是什么?准确率能达到多少?

文章插图


如果持绿码的人员进入了高、中风险地区后,只要待上1个小时,且手机处于开机状态,那么健康码就会自动变成黄码或红码 。
如果持黄码或者红码的人员进入达低风险区后,只要打开手机,便自动记录到达时间,隔离14天后,如果没有成为密接或者是病例,健康码就会自动变为绿码 。

健康码的原理是什么?准确率能达到多少?

文章插图
最重要的一点:健康码并不能直接反应出人的健康状态,但是可以追踪到人14天内的出行轨迹,从而判断是否有接触过确诊或疑似的病例,是提供参考的依据 。
【健康码的原理是什么?准确率能达到多少?】个人浅见,欢迎指正交流,如果觉得有道理,请随时点个赞再走吧,感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