⑨〔亟(qì)请于武公〕屡次向武公请求 。亟,屡次 。于,介词,向 。
⑩〔公弗许〕武公不答应她 。弗,不 。
⑾〔及庄公即位〕到了庄公做国君的时候 。及,介词,到 。即位,君主登上君位 。
⑿〔制〕地名,即虎牢,在现在河南省荥(xíng)陽县西北 。
⒀〔岩邑〕险要的城镇 。岩,险要 。邑,人所聚居的地方 。
⒁〔虢(guó)叔死焉〕东虢国的国君死在那里 。虢,指东虢,古国名,为郑国所灭 。焉,相当于“于是”“于此” 。
⒂〔佗邑唯命〕别的地方,听从您的吩咐 。佗,同“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唯命,只听从您的命令 。
⒃〔京〕地名,在现在河南省荥陽县东南 。
⒄(参国之一)国都的三分之一,参:同三 。
⒅〔祭(zhài)仲〕郑国的大夫 。
⒆〔都城〕都邑的城墙 。
⒇〔雉(zhì)〕古代城墙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
21〔国〕国家 。
22〔制〕制度 。
23〔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大的城不能超过国都城的三分之一 。参,同“三”(因繁体作“叁”) 。国,国都 。
24〔不度〕不合制度 。
25〔非制〕不是(先王的)制度 。
26〔不堪〕受不了,控制不住的意思,
【译文】
从前,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名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 。庄公出生时难产,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从此就厌恶他 。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 。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 。”武姜便请求封给太叔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城墙超过三百方丈长,会成为国家的祸害 。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 。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不符合法制,您将要不能控制 。”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如何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 。蔓延开来的野草还很难铲除干净,何况是您那受到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你姑且等待 。”
过了不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暗中归自己控制 。公子吕说:“一个国家受不了两个国君的统治,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我请求去侍奉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们产生疑虑 。”庄公说:“不用管他,他自己会遭到灾祸的 。”
太叔又把两处地方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直扩展到廪延 。子封说:“可以行动了!土地扩大了,他将得到更多老百姓的拥护 。”庄公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虽然扩大了,也终将崩溃 。”
共叔段修整了城郭,聚集人民,准备好了充足的粮食,修缮盔甲兵器,准备好了步兵和战车,将要袭击 。郑国都 。武姜准备为共叔段打开城门做内应 。庄公知道了共叔段偷袭郑的日期,说:“可以出击了!”于是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去讨伐京邑 。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于是逃到鄢城 。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 。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到共国 。
《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 。”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意为大哥),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隐含责难郑伯逼走共叔段的意思 。
- 秋水庄子原文及翻译注释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
- 父善游文言文阅读理解 父善游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 对弟子规的理解 弟子规谨篇全文及翻译
- 孟子读书文言文翻译 孟母戒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 晏子春秋全文翻译注释 晏子谏齐景公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 天青色等烟雨古诗全文朗读 天青色等烟雨古诗全文
- 先妣事略译文和注释 先妣事略全文翻译
- 螳螂捕蝉文言文注释 螳螂捕蝉翻译文言文
- 桃花源记原文及注释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 道德经全文完整版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