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的测光系统是以自然界物体中的中性灰为基准来确定正确曝光量的 。中性灰的反射度为18%,因此又称为18度灰 。
拍摄较大面积的雪景时,如果采用区域测光或者评价测光等模式来测光的话,相机的测光系统会将反射度很强的白雪当作中性灰来识别,这样测光的结果就会造成白雪发灰(曝光不足),使本来很亮丽的雪景变得灰蒙蒙的 。
解决的方法:
如果使用光圈优先模式,可以直接采用曝光补偿,增加1-2档曝光 。
如果使用手动档模式,在测得的曝光量基础上,将快门速度降1-2档 。
也可以采用点测光模式,以画面中的中性灰为测光点(我们的皮肤反射度为16-20%) ,来获取正确的曝光量 。
正确测光和正确曝光是拍摄雪景照片成败的关键 。在大面积雪景中,强烈的反射光往往使测光结果相差1-2级曝光量 。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曝光补偿,酌情增加1-2 级曝光量 。也可将相机对准中间色调物体,采取局部近测,并按此时测得的数据,将相机调到“手动”位置进行拍照 。有入射光测光表的摄影者,在雪地里根据照射在被摄物体上的光束测光,按所得曝光数据拍照,那将是准确的 。
在下雪天,要获得一幅雪花飞舞的照片,应选择深色背景作衬托;快门速度不宜太高,一般以1/115至1/160秒为宜 。
用想拍摄好雪景,把雪景拍的更漂亮,就要把相机曝光补赏加大 。
雪,是冬天最美的景,银装素裹,充满了诗情画意,也给冰冻的头脑带来许多灵感 。扛着相机,深一脚浅一脚走在雪地里,整个身心都溶入到一个洁净世界中 。但是雪景摄影却不同于一般的风景摄影,雪景摄影如果对相机参数设置不正确,尤其是使用自动曝光模式,拍出的照片往往不是我们目之所及的银色世界,而是灰蒙蒙一片,完全没有了现实雪景的美感 。
拍雪景,关键问题就是要设置好相机的曝光参数,让相机能够准确地还原雪景的色彩,避免出现白雪变"灰雪"的现象 。
拍雪景对相机参数的设置,首先要看使用的是何种拍摄模式 。数码相机的拍摄模式主要分为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两大类 。自动模式中,包括全自动曝光模式、程序曝光模式、光圈优先曝光模式和快门优先曝光模式等;手动模式就是指光圈大小、快门速度完全由人工设定,摄影的最终曝光量全部由人工控制 。
下面就说说不同的拍摄模式下,相机参数的设定 。
自动曝光模式:
在自动曝光模式下,不管是全自动、程序曝光还是光圈优先、快门优先,其最终的曝光量均由相机自动控制 。使用这种模式,拍摄非常方便,我们不用为相机参数的设定去操心,可以集中精力投入到构图取景中 。但这种拍摄模式有个很大的弊端,尤其是拍雪景,往往不能准确还原雪景的纯白色调,白雪变成“灰雪” 。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测光系统的测光原理造成的,测光系统在测光时,只能识别亮度不能识别色彩,在拍摄雪景时,会认为雪景的亮度太高,而自动降低曝光量 。在自动模式下,为了保证景物的层次和质感,相机对曝光量的控制都是以中级灰为标准的,因此,拍出的白雪就成了"灰雪" 。
不仅在拍摄雪景时会出现发灰的现象,我们在使用自动曝光模式拍摄如白纸、白墙等白色物体以及拍摄如煤炭、黑发等黑色物体时也会出现白色不白、黑色不黑,拍摄到照片中呈现灰色的现象 。对于这个问题不用发愁,相机生产商已为我们考虑在先了 。相机上有个可以人为提高曝光的功能,叫作曝光补偿,这个功能就是为了解决自动曝光中白色不白、黑色不黑的问题而设计的 。为了使白雪拍摄能够达到纯白洁净的效果,我们可以使用曝光补偿功能,人为地提高曝光量,确保白色的准确还原 。我们在使用自动曝光模式摄影时,可以将曝光补偿提高2-2.5档 。
- 有人说央视春晚演员阵容越来越流量化,如何看待春晚演员年轻化?
- 巴萨主场5-1击败皇马,皇马惨败,如何看待这场比赛?
- 方舟手游如何存档刷二代
- 单位一个办公室布局,如何更方便,谢谢啦?
- 六个月多的婴儿如何做辅食
- 大富翁哪个能联机 大富翁6如何联机
- 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如何分辨暧昧和欣赏?
- 每天长时间工作,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颈椎?
- 办公室如何布局?
- 面积最小的梵蒂冈是如何成为一个国家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