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子女作用?( 三 )


“人是在关系中认识自我、感受幸福的”
稳固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安全感、价值感的来源,是孩子构建自我、走向独立的基础 。有好的亲子关系做基础,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就大,教育会在潜移默化中轻松地完成 。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来构建亲子关系,以及其他人际关系,本身就向孩子传递了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
亲子关系也是我接触教育行业以来,遇到最多的家庭没有幸福感的主要问题 。比如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教育机构后,就自动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放在老师身上,不是说这完全是错的,而是无论孩子和老师的关系有多好,学生最终都是要回到家里,跟父母一起相处 。
关系包含教育,更是大于教育 。我们得好好想想了
家庭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上说是指家庭各成员之前的相互影响 。狭义上说就是年长者对年幼者实施的知识,品德,性情,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是父母和长辈的言传身教,是孩子的启蒙教育,不可忽视和代替,父母是孩子的首席教师 。
家庭是我们每个自然人工作和生活的最基本的单位,也是最早最贴切的人际相处关系,家庭有生养和教育子女的基本社会职能,同时,家庭教育也具有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针对性,还有最重要最为突出的是终身性 。
首先,家庭教育的先导性体现为先入为主 。家长的品性,对事对人的态度和处理方式,爱好特长都直接快速的影响着子女,对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影响极大 。
感染性多为情感方面,喜怒哀乐能影响人与人之间产生相似的情感共鸣,就像一种无声的语言,潜移默化,就像喜悦环境中的孩子大多比较乐观开朗,悲伤吵闹的情感关系中孩子较为悲观不自信,自闭 。
权威性表现为家长在子女心中的形象是很高大,孩子很信任和尊重 。
我们常说:“知子莫若父”,针对性解释为每个孩子的都是不同独立的个体,教育该从实际出发,子女自幼随父母生活,长期相处中更能了解熟悉子女情况 。
只有家庭教育可以陪伴自己终身,任何教育都无法做到 。
我国传统历史以来的“养不教,父之过”就是家庭教育最通俗的体现,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很多家庭愿意在子女的教育上做投资,家庭教育水平也逐步提高,但希望父母该把孩子定位到准确的位置,既要有物质,更要重视精神生活,爱与严相结合,既要关爱,又要恰当培养孩子的自立自主能力,注重智力的开发,同时也不能忽视思想品德礼仪素质的培养 。
家庭教育要做到最好,首先要给子女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同时方法要科学有效,并家长随时随地以身作则,做好子女的榜样,这样更有说服力 。其次,要全面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非智力因素培养等方面,把子女培养成有素质的公民 。
是至关重要的!
【家庭教育对子女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 。前不久,听到县一中某某学生自杀了,真是心痛 。那个学生我曾经教过 。感觉真可惜 。找到原来的班主任一问,家庭的原因,这个学生父母经常吵架,闹离婚 。学生抑郁了 。喝多了药告别这个世界 。这只是一个真实案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