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来临,梅雨对农业生产上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二 )




总之,梅雨季节的到来,不能说全是坏处,是弊端,也不可能全是好处 。梅雨对农业生产,从客观事实是说,最有利益的一方面,又有灾害性的一面 。若是没有梅雨,许多缺水地区的农业生产是无法进行,有了梅雨,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缺水少雨地区的干旱问题,保障了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粮食瓜果蔬菜的丰收 。

梅雨季节来临,梅雨对农业生产上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文章插图


梅雨季节约在每年六、七月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特殊气候,主要以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 。梅雨季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梅雨季节过后,天气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
梅雨季节来临,梅雨对农业生产上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文章插图
我居住安徽省铜陵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的魅力小城 。今年入梅是在端午节的第二天 。现在正值梅雨季节,天气预报说从明天开始从持续一周的阴雨天气 。
一是影响“三夏”工作 。每年在梅雨季节来临之前,农业生产要抓住晴好天气,做好夏收、夏种工作 。若梅雨季节来临过早,势必会影响夏收,若梅雨季节来临过晚,则会影响夏种工作,这对一年的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好在今年的梅雨天气来的比较合适,我地区夏收、夏种工作已基本完成 。
二是梅雨季节的雨量大小决定洪涝还是干旱 。每年的梅雨季节降雨量、持续时间等都有差异,如果雨量过大,就会造成内涝、洪水等自然灾害 。严重影响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而且还要防汛 。如果梅雨季节降水量少,势必会造成干旱,对一年的农业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
梅雨季节来临,梅雨对农业生产上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文章插图
三是梅雨季节温度过低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 。若出梅时间过迟,导致梅雨天气过长,农作物长期受到低温和光照不足影响,农作物生长将受到影响,造成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比如西瓜,此时正是西瓜上市的季节,梅雨天气过长,不仅导致西瓜品质下降,而且销售量也会降低,价格自然也卖不上去 。影响收益 。
当然,梅雨天气也会给农业带来丰收 。梅雨季节正是农作物生长的黄金时期,正值农作物需要多水的季节 。此时恰当的降雨量对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
总结前人的经验,做好预判 。为了保证农业生产不受影响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智慧的农民总结出了很多的经验 。比如:"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寒水枯,夏水枯"等等,这些都是前人的智慧结晶,值得参考 。
做好预防措施 。要在入梅前就提前谋划好,农田水利设施是否完备,应急物质要储备好,做好一切入梅前的准备工作 。
加强管理,及时应对 。如遇雨水较多,要及时排除积水,做好病虫害防治,还要及时做好补苗等等 。如遇干旱天气,要做好抗旱工作 。
梅雨季节来临,梅雨对农业生产上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文章插图
梅雨天气是我国南方的特殊气候,它对农业生产既有利也有弊 。从事农业生产既要充分利用梅雨天气,也要做好应对反常梅雨季节的措施,保证农业高产、高质 。
梅雨季节发在在6月中旬至’7月半这一阶段天气雨水多,潮湿闷热,但对于桩稼是好事,这阶段正是植物生长期,气温,雨水都要达到 。如果这一个多月,雨水少,气候干燥,水稻,玉米及其它作物都要欠收 。
好雨当时节,当春乃发生!下雨才是农作物生长的好时期 。虽然雨水多容易发霉,但是只要保管好还是没有很大问题的 。每个季节都有它的好和坏的 。人生也一样,青春期叛逆就不好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