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好笑,内因与外因都分不清楚 。毛泽东主席曾说过:“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在这里什么是内因,内因是孙颖莎本人 。什么是外因,外因是刘国梁的建议和马琳的临场发指挥 。什么起决定作用?当然是孙颖莎本人起决定作用 。如果不是孙颖莎有超强的实力,有超强的抗压能和超强的应变能力,一周前被打的束手无策,一周后怎能打得对手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 。不能说刘国梁的电话指导和马琳的临场指挥不起作用,而且会起很大作用,但不是起决定作用 。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总觉得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应该事实求事,谁的功劳就是谁的功劳,没必要把什么事都说成是领导如何如何,这样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
首先谢谢您的邀请 。
孙颖莎在德国公开赛上夺冠已经过去了一周的时间,在这次公开赛上最引人注目的比赛当属女单决赛,伊藤的忽然崛起势头蔓延开来,打的我们国乒女队措手不及,瑞典公开赛将王曼昱,孙颖莎等大将逐一挑落,决赛中更是3-1领先陈梦,虽然最后我们赢了,但是打压很久的对手强势宣告不服,这样好的状态在不莱梅继续强势,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国家的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果然决赛在孙颖莎和伊藤美诚间打响 。

文章插图
我们确实不能有失,瑞典死里逃生的机会不是每次都有的,按照国乒的标准陈梦在瑞典公开赛已经输了,并且顺便收拾了莎莎,可以说全败,这一次更是不能让他们活,于是有了刘国梁主席的越洋电话布置战略,和前方的教练设计战术,虽然刘国梁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我想说,这次的功劳应该和这些人有关系:
莎莎在德国公开赛上发挥不错,唯一给她造成压力的是半决赛对阵王艺迪的比赛,不过也仅限在第一局里,在决赛里面对伊藤美诚,孙颖莎在接发球上明显比上一站公开赛好多了,接球上给过去是伊藤美诚的长球,自己发球上在长短上交替使用,让伊藤摸不着规律,伊藤美诚毕竟是实力派选手,在第二局赢下一局,第三局8-6往后莎莎在正手和长球上做的更加坚决,伊藤在输掉三局后,心理起伏大,全面崩盘,莎莎顺势拿下比赛 。这场比赛孙颖莎在领先比分,被打平比分,不为所动,颇有女将风范,做到这一点不容易的 。

文章插图
要知道女乒的主教练是李隼教练,而马琳是女队的一个主管教练,按理说李隼教练应该是场外指导才对,不过这次场外指导马琳的出现,想必是刘国梁主席的意思,这是有针对性的安排 。刘国梁通过几天的比赛一定看出了伊藤美诚的破绽,同时发现了莎莎的不足,这才有了电话授意,有了决赛里气势如虹的打法,所以说刘国梁主席有功劳但不是全部 。

文章插图
马琳在球员时代大家都清楚他的实力,他是最会接发球的运动员之一,而这次不莱梅公开赛上孙颖莎的接发球明显提高,和马琳指导一定有关系的,在一个球员场上比赛,有时候根据对手特殊变化按照既定战术执行时候,没有效果,这时候教练的作用就很大了,在决赛的第二局打的不好,而马琳在暂停对莎莎指点后明显有了起色,最终4-1赢下比赛 。
马琳赛后把功劳都归功刘国梁主席,我觉得是马琳自己认为在大的方向上是刘国梁主席指定的策略,而且是起到了巨大作用,自己只是场边指导一下而已,其实你也很重要的,不是每个人,每个教练都有这个能力的 。
- 乒乓球T2赛,孙颖莎势不可挡4-1轻取郑怡静晋级女单8强。你怎么看?
- 孙颖莎双冠到手,亚锦赛30大胜刘诗雯获女单冠军,您如何评价这场巅峰对决?
- 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团决赛为什么安排孙颖莎担任第一单打?
- 德国公开赛,孙颖莎PK王艺迪,第二局11-1仅让大迪得1分。她是如何做到的?
- 2021国际乒联最终世界排名出炉,孙颖莎为何没有超过陈梦?
- 三国杀群庞德和魏庞德 三国杀庞德公技能
- 世乒赛抽签结果,女单陈梦孙颖莎等选手均匀分开,女单冠军稳了吗?
- 陈梦努力冲击“大满贯”王曼昱突然崛起,孙颖莎又是什么角色?
- 孙颖莎和王曼昱击败混双组合,是不是说明女双是世乒赛最稳的金牌?
- 没有主管教练,对孙颖莎的影响大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