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的问题,在于韩寒的理想化,在于结构和内核,而不在于演员 。
很多网上的喷子,以刘浩存为靶子,竭尽所能,各种喷,让人好笑 。我相信一年去电影院看过十部以上电影的人,应该不会是这样的肤浅 。
抖个机灵 。
我现在都搞不懂了,究竟是《小虎墩大英雄》的四海镖局蹭了《四海》的热度,还是反过来 。
今天看了两部电影,《小虎墩大英雄》和《四海》 。
你第一次听到四海会想到什么呢?
一个生存在前现代社会里的武侠江湖,放到充满着高度现代化的都市里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不知道 。
我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是否不再买韩寒的单,但是如果是比年轻人更小一点的观众呢?比如少年?
事实上,我去的那家电影院,《四海》的上座率是我看过的所有春节档电影里最高的 。
包括动画吗? 包括动画 。
成年人想在《四海》身上寻找自己已经失去的东西,可能是一种带有散文式抒情的青春感?在这些作品里,我们会看到很多小概率事件,夜店、运动、癌症、怀孕、被车撞 。因为那是一种可以不用触及的非日常,在《四海》里以另外一种方式复活了 。
而那些刚刚上初中的小孩子们,被沈腾的段子式幽默逗得前仰后合 。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10年代的孩子们,自出生就不仅是网络原住民,同时还是流行梗的原住民 。
流行梗的乐趣不就在于反复咏叹吗?在这个意义上,和春晚有本质区别吗?
大过节的,我们需要喜庆 。什么样的喜庆是合适的呢?至少也要有噼里啪啦的视觉冲击 。
不管这种像鞭炮一样的、现实生活不允许燃放的声效,出自何处 。当然可以是炮火隆隆、子弹四处飞舞;可以是篮球撞击地面的声音;也可以是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追逐戏(那里你想夺回的那些手机);当然如果能有烟火特效,然后摩托车飞驰而过,也未尝不可 。
实在不行,也可以学《小虎墩大英雄》,直接在电影里摆上过年的画面,仿佛一个拉长版的小品 。
毕竟网络上的所有东西都只存在于一个不可逾越的视觉平面,波德里亚天天批判它,但是离不开它 。
去看《四海》,当个乐子,听个响吧 。
不过有时候这个响也未必甩得出声,在我还8岁的时候,就曾经去买了一盒二踢脚,结果走在路上摔了一跤,跌倒在泥坑里,有好几个二踢脚没声儿了,哑火了 。
有时候呀,再小的泥坑也可以被称作四海 。而当你四海为家时,那些话不过是爸爸说给你听的 。
他早已躲进大都市的高耸入云的写字楼下旁边的平房里拐进大街小巷拥堵的店铺再走到尽头,看见一扇蓝色的门门上贴着一张奥特曼之父的隔壁房间里扎纸花了 。
我是真的大年初一去看的,而且还是和家人一起看的 。看完后,我真的肠子悔青了,这个片不应该在过年看,甚至就不应该去看!
整部电影看下来,感觉韩寒喜欢搞一些陈年老梗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桥段,留一些悬念让人讨论 。从这些来说他就没想好好拍个电影,尤其沈腾的赛车,莫名其妙修车然后莫名其妙的出事故,然后又莫名其妙的被对手修好,这个桥段不管怎么看都是水时长,最后还要莫名其妙的冲到海里,结尾就强行留悬念……可以说主角一整个家庭悲剧,爱情悲剧,人生悲剧 。
最后,我觉得春节看一些合家欢的爆米花喜剧电影才是最佳选择 。
我是正月初一看的影片,我对这部片子的喜好很高 。但是豆瓣评分那么低,我大概浏览了一下,其一很多是因为女主而给了低分,而且很多人也在带节奏 。其二很多机车爱好者,奔着摩托车去的 。然而影片没有达到愿望,所以给了低分 。其三很多人觉得结尾过于悲伤,也没有交代人物最终的结局 。我反而觉得影片的结尾是开放的,没有交代就是最好的交代 。
- 平凡的荣耀曾浩扮演者
- 胜算小说结局
- 暮白首那岚岳为什么黑化
- 李易峰电视剧作品
- 窥探剧情
- 西游记后传主题曲
- 《金星秀》停播后,金星签约芒果TV和张大大主持脱口秀,你怎么看?
- 暮春怀古人翻译赏析 暮春怀古人翻译
- 《三国演义》张绣是怎样杀了曹操的第一猛将典韦?为什么?
- 《水浒传》读后感的开头该怎么写?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