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描写极妙的写景的句子或段落?( 三 )


【有哪些描写极妙的写景的句子或段落?】春天《大明湖之春》老舍
“北方的春天本就不长,还往往被风七手八脚地刮了走,济南的桃南丁香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经过去了!”
夏天 老舍《骆驼祥子》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一点风也没有 。祥子在院子里看了看那灰红的天,喝了瓢凉水就走出去 。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 。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 。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
街上非常寂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 。拉车的人们,只要今天还不至于挨饿,就懒得去张罗买卖:有的把车放在有些阴凉的地方,支起车棚,坐在车上打盹;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有的根本没有拉出车来,只到街上看看有没有出车的可能 。
秋天《故都的秋》-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
冬天《济南的冬天》老舍
在北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
1、风,从春天的胳肢窝里很抒情地溜出来 。把绿、把舒展、把芬芳一股脑灌进人的身体里 。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与鲜花对语,跟小草交流,同河水嬉戏 。天,蓝得让人心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