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还有人说“由于那个个体往往体验不到什么痛苦,却能体验到快乐(比如人们一般体验不到痛苦,只能体验到不受痛苦的快乐),所以快乐体验>痛苦体验,生孩子还是有助于幸福最大化” 。不过这似乎采取了古典功利主义的路径:幸福=心灵的满足 。那么就有必要搬出诺齐克的体验机了:假设有一台能给你任何你希望得到的体验的体验机 。一个技艺高超的神经心理学家可以刺激你的大脑,全程你都漂浮在一个大缸里,有电极连着你的大脑 。你应该一生都接在这个机器上,预先编程你的人生经历吗?如果幸福真的等于心灵的满足,那么我们就应该强迫所有个体进入这台体验机里以增加全体的幸福 。
偏好功利主义将幸福定义为偏好的满足,上述的心灵的痛苦或快乐并不重要 。偏好的满足是一种“善”,偏好不被满足就是一种“恶”,所以偏好的满足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某个个体从不满足拉到了满足,给“恶”中增加一份“善”,结果是“0” 。即便是“借款”(创造偏好)的那一瞬间就“还完了”(满足偏好),结果也是这样,因为所谓的感到“快乐”不过是因为偏好瞬间被满足使的这个道德个体避免了偏好不被满足的“恶”,有没有真正体验过这个“恶”自然不重要 。
三:对孩子父亲的妨碍:
前提一:如果某个行为降低了总体偏好的满足程度,那么它是不道德的;
前提二:堕胎降低了孩子父亲偏好满足的程度;
结论:堕胎是不道德的 。
在女性不顾男性反对的情况下,前提二是成立的,不过女性去堕胎一定会创造点什么利益,否则她根本不会去干 。即便男性有“不想胎儿被打掉”这个偏好,也无法得出这个结论,因为和女性的“想让胎儿被打掉”的偏好抵消了,于是这样的堕胎一般来讲在伦理上是中性的 。
对身体的处分权:和你绑在一起的小提琴家:有一天你醒来发现自己的身体和一个小提琴家连在一起,因为他的器官出了问题,需要其他人健康的器官帮助他存活九个月,九个月后便可以将你们分开,那个小提琴家也可以继续活下去,而你是唯一可以帮助他的人,于是小提琴家的粉丝绑架了你 。以此反对堕胎的人并不否认胎儿的利益,但他们认为妇女对自己的身体的处分权并不受胎儿死亡的妨碍 。这个例子显而易见的优点在于,它可以让不能怀孕的人也感同身受 。不过这似乎对功利主义者显得有点无力:他们可能会说你应该和那个小提琴家绑在一起 。
这个例子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回应“怀孕是自愿选择,被绑架是被迫地选择”这个质疑:如果你不是被绑架,而是在医院坐电梯时不小心按错了楼层,进入了一个只有自愿者才会到达的地方,这里的人自愿把自己和像那个小提琴家一样的人绑在一起以拯救他的生命 。医生误以为你是自愿的,你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麻醉然后和某个病人绑在了一起 。
【吃药打胎需要花多少钱 坠胎需要多少钱好不好】结论:胎儿有疼痛感等感觉前堕胎不用限制,有这种感觉后堕胎应该限制,至少要尽量采取对胎儿无痛的方式 。
- 回炉肉怎么做
- 买手机需要注意的事项 网上购买手机注意事项
- 对方不同意离婚,如何起诉离婚?
- 企业管理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男孩子穿连裤袜要分正反面吗
- 卫生间暖气片怎样选择比较合适 卫生间暖气片使用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 衣柜用什么板材比较好又环保 衣柜需要晾多久才能入住
- 腰间盘突出需忌吃什么食物?
- 和领导沟通的技巧有哪些?平时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
- 如何做卤料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