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诗词分享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三 )


八、重午客中雨三首

住恨湘累远,他乡楚俗同 。
流传存吊祭,泊没见英雄。
竹叶于人绿,榴花此日红 。
未须嗟旅泊,吾道岂终穷 。
元代诗人袁易的这首关于端午的诗,是他途经楚地,遇端午佳节而作 。因此诗从节日传统习俗写起,赞颂屈原虽死犹生,受后人敬慕 。再以绿竹红梅之美景,衬托屈原英灵之不朽 。最后两句以屈原自励,表示目前虽飘泊旅途,但自己的理想总有实现的一天,表达了作者坚持理想,不随波逐流的决心 。
九、己酉端午
风雨端阳生晦冥,泪罗无处吊英灵 。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明代诗人贝琼的这首诗,首句写景中渲染气氛,为下文悼念屈原作烘托 。吊古为了喻今 。后两句以石榴花相笑,巧妙地暗示作者系独自凭吊,故结尾自比陶渊的高洁 。“独醒” 二字,既是自许,又是对世人的讽刺 。流露出作者孤高面不为人们理解的苦闷 。
十、 午日处州禁竞渡
独写菖蒲竹叶杯, 莲城芳草踏初回 。
情知不向瓯江死, 舟楫何劳吊屈来 。
明朝汤显祖这首诗,写的是“禁竞渡”,当然是写实,但以此作题材分明另有用意、头两句马郊外踏泰归来,独饮节日酒,已有默默悼念屈原之意 。
然后宕开一笔,写禁竞渡 。作者以调侃的语气写道:明知屈原非在瓯江自沉,又何劳在此划船吊祭呢?这里说的是幽默话,实则讽刺世人只把竞舟当作娱乐,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却忘了其本意原是为吊祭屈原 。
现代端午节这个风俗也有些淡化了,比如生活在城市的我们,不看龙舟之外,也不会再去喝什么雄黄酒了 。
你们那儿的端午节,有什么有趣的习俗呢?欢迎分享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