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阳历的由来是什么?( 二 )


月相变化的周期,也就是从朔到望或从望到朔的时间,叫做朔望月 。观测结果表明,朔望月的长度并不是固定的,有时长达29天19小时多,有时仅为29天6小时多,它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 。
今天我们阴阳历都用,使我们的生活既能与时俱进,又能使传统得到延续 。
【阴历、阳历的由来是什么?】

阴历、阳历的由来是什么?

文章插图
“阴历”,是根据“太阴”,也就是月亮的运行编制的历法 。
“阳历”,通常是指根据“太阳”运行编制的历法 。
所谓中国民国才开始使用“阳历”,而在这之前使用“阴历”的说法,是错误的 。
从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中国文字——甲骨文的内容看,包括从迄今所发现的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看,中国从来没有使用过“阴历”,使用的,始终是“阴阳合历” 。
把中国清代以前的历法称为“阴历”,只是民间一种不规范、不准确的说法 。
就世界来说,曾经使用过纯粹“阴历”的古代文明,古埃及是唯一一个 。
其他原生文明,中国、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包括美洲原生文明,都从未使用过纯“阴历”的历法 。
古埃及的主要历法,是纯粹的“太阴历”,就是以月亮的运行周期,作为制定历法的根据 。
之所以会如此,一定与月亮运行会带来尼罗河潮汐变化,从而影响到古埃及人的生活,特别是影响到农业收成有关 。
古埃及人,称自己的国家为“凯迈特”,意为“低地”或“黑土地” 。外来人被称为“高地人”,“高地”是“戴什瑞特”,指淡红色的沙漠高原 。
“低地”肥沃,但极易水灾泛滥 。
因此,古埃及的“太阴历”,亦称“太阴农历” 。
这种历法,一年分为“泛滥季、生长季、收获季”三个季节,每个季节四个月 。每年的“新年”,在收获季或叫夏季之中,那一天,天狼星和太阳同时升起 。
古埃及人,还有“民用历”,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另外加进五个神的节日,就成了每年365天 。据称,此种历法,对罗马人的历法,有很大启发 。
在古埃及人的“太阴农历”和“民用历”之间起到“桥梁” 作用的,是“宗教太阴历”,据说可以协调两种历法之间的时间差 。
中国古代历法,是“阴阳合历” 。
太阳一升一落,古人称之为“日”;月亮一缺一圆,古人语之曰“月” 。这个“一缺一圆”,现代叫“朔望月” 。
“年”,《说文》云:“熟谷也”,就是“禾谷”成熟的周期 。大约这一周期,与太阳回归周期相同,“年”,也就被引申作为表示太阳运行一周期的时间了 。
所有比较“成熟”的历法,大体都经历过“物候历”“观象授时”“推步历法”这样三个阶段 。
中国也不例外 。
谷熟之“年”,尚属于“物候历” 。
成为时间之“年”,是在实现对太阳运行规律观测之后,这是“观象授时”阶段 。
“推步”,是古人根据天文天象运行,推算历法的方法 。所谓日月经天,有如人之行步 。这种方法,需要足够长时间对天象的观测,积累足够多的天文知识,并掌握相当的“数术”技巧 。
“阴阳合历”,已经很好地协调了太阳和月亮运行之间产生的时间差,属于“推步”阶段,毋庸置疑 。
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中,出土了距今五千年的彩陶,上面画有十二个太阳 。这不仅意味着当时的先民,已掌握了太阳回归的规律,而且,已经与一年“十二月”结合在了一起 。
四川成都金沙遗址,距今3200-2900年,其出土的金箔装饰有“太阳十二芒”,以象十二月;四方的四鸟,则象征代表四季的“四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