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著名的诗分享 元稹的诗有哪些( 二 )


元稹在他24岁那年,娶了20岁的韦丛为妻 。韦丛,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她出身名门,是京兆尹(首都长安市市长)韦夏卿的小女儿,自小生活在优渥的环境中,为韦家掌上明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她嫁给元稹后,虽然二人感情非常好,却备尝生活的艰辛,从未过上安稳舒适的生活 。即便如此,她仍对元稹十分体贴、毫无怨言 。可惜七年后,韦丛就去世了,年仅27岁 。妻子去世后,元稹回忆起妻子生前的艰辛付出,出于愧疚,写下了三首七言律诗《遣悲怀三首》,抒发以内疚为主的悼亡之情 。
元稹的这首《遣悲怀》(三首之三),是为悼念去世的妻子韦丛而作 。共写了三首 。第一首写妻子韦丛的贤能,安贫乐道和对自己的体帖;第二首写韦丛死后的家庭生活变化和自己的痛苦;第三首写自己对韦丛的怀念,表示生死不渝的爱情 。三首诗互为补充,构成完整画面,感情深挚,语言平易 。为古今悼亡诗中难以企及的杰作 。
通读这首悼亡诗,真是痴情缠绵,哀痛欲绝 。其情痴,其语挚,吟来催人泪下 。情之深,爱之切,思之强,痛之烈 。怎么能不令人动容?特别是最后两句“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这是在向已故的妻子表明自己的心迹,也是久经思量后所做的无何奈何之计 。人生百年,倏忽之间,就要承受生死离别之苦 。欲寄希望于死后同穴,然而死后之事哪还由得自己决定,不过是无谓的痴想罢了 。只有终夜不眠不休,永远思念着妻子,才能报答她一生所受的痛苦 。真是哀痛欲绝,千古痴情之语,比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更显情深似海 。
2021年4月18号
《离思》元稹早年曾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运动,二人交情甚笃,又有一致的诗歌主张,世人将他们并称“元白” 。论到新乐府的创作,元稹的成就不及白居易 。但元稹的三首悼亡诗堪称独步古今,向来受人称赏 。其中,每一首都有千古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唯将终夜不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
今天复习《离思》,原文如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
据相关资料介绍,元稹的这首《离思》,与苏轼的《江城子》、贺铸的《半死桐》一起,被后世推为“三大悼亡诗”,其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
这首诗的意境极佳,通俗点解释,大意就是:见过了浩瀚无边的沧海之水,其他地方的水,再也难入我的法眼;见过了巫山之上的缥缈云霞,从此便觉得,世间再也没有如此美妙好看的云彩 。我很随意地从万花丛中走过,就算是姹紫嫣红,婀娜多姿,也懒得看一眼;这是为什么呢?一半是为了修道,一半却是因为你呀!
这首诗读来,颇令人感动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爱情,向来是能让人动容的,既然今生只爱那一人,伊人已逝,心中的痛与殇还需明说么?这里需要探讨的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如此动人的诗句,到底是不是元稹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呢?我也搜索了一些相关的帖子 。有人认为元稹根本就是一个伪君子,薄情寡义,并用元稹写的《莺莺传》,拿来佐证,言之凿凿,说元稹从年轻时就是一个始乱终弃的花花公子,根本就是既当婊子又想立牌坊,这句诗虽然说到好听,但完全是虚情假意 。也有人认为元稹就是一个滥情的渣男,曾三次娶妻,还有与薛涛的姐弟恋,与刘采春的知己恋,见一个爱一个,爱来时,轰轰烈烈,情真意切,只不过就像《天龙八部》里的段正淳一样,用情不够专一 。相爱简单,相守太难 。据说,我昨天提到的诗佛王维,三十岁丧妻,悲痛不已,此后三十年,常伴孤灯,终身未娶,像王维这样的至情至圣的又有几人?我不会写诗,但诗文一理,我手写我心,情之所至,才能写出动人的诗句 。所以,我情愿相信,元稹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深深爱着他的原配妻子的,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否则,绝对写不出如此打动人心的诗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