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乳业加码投入中国市场,日本乳企们在华还好吗? 明治牛奶怎么样( 二 )


2013年,明治遭遇我国反垄断调查,后于同年10月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明治方面曾就此发表声明称,中国乳制品市场竞争逐渐激化 。在此严峻环境下,坚持采用澳大利亚全进口奶源生产成本逐年递增,造成了对公司成本及收益的严重影响 。
同年,日本朝日集团旗下和光堂奶粉宣布携手康师傅计划在上海成立合资公司,运营婴幼儿奶粉进口销售事宜 。2015年,日本森永乳业也与旺旺在上海成立合资公司,意图用欧洲委托加工产奶粉的形式重回中国奶粉市场 。
不过,据旺旺方面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上述合作已终止 。新京报记者在海关总署官网查询发现,目前尚无日本婴幼儿配方乳品企业通过在华注册,这意味着日本婴配粉无法通过一般贸易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
在中国的低温奶市场,日本乳企也难逃亏损“魔咒” 。2006年5月,朝日集团旗下朝日啤酒与日本住友化学、伊藤忠商事投资15亿元成立山东朝日绿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朝日绿源”) 。在日本循环农业模式运作下,其牛奶价格是国产高端产品的2倍以上 。朝日绿源曾预期在2011年左右扭亏,但直到2015年底仍深陷巨亏 。2016年12月,朝日集团以8257.56万元的价格,将朝日绿源农业和朝日绿源乳业100%股权转让给新希望乳业,“唯品”牛奶从此变为中资品牌 。
高端乳品竞争再添变数
在如今的朝日绿源总经理安宝森看来,日资时期的朝日绿源基础管理薄弱、成本高企 。如普通牧场400元/吨就能买到的青储饲料,几经倒手卖给朝日绿源就达到了600元/吨;由于未实行激励考核,当时很多市场人员都在“混饭吃”,由此造成其乳业亏损 。
“新希望接手后,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生产工艺等方面延续了日本企业好的理念,奶源指标等比原来还好 。在经营理念上,我们加强了管理效率,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修改了考核制度,还将销售渠道从日资超市扩展到了一线城市排名前三的商超 。目前乳制品营收每年增幅都在50%以上,且是盈利的 。” 安宝森说 。
尽管明治乳业是否在华取得盈利尚不可知,但据明治集团2018财年报告,其低温乳制品在中国市场表现良好,整体销售额增长超过20% 。而在2020年中长期规划中,中国也被明治视为海外业务增长的关键 。
为扩大中国业务,明治乳业2019年9月设立了明治乳业(天津)有限公司 。此外,明治乳业(苏州)有限公司还在今年3月宣布,将投资1.49亿元增加牛奶和酸奶生产线,产能将增加到现行的1.3倍 。紧接着,4月15日,明治方面又传出收购AustAsia公司25%股权以稳定中国业务奶源的消息 。官网显示,AustAsia公司在山东和内蒙古运营7个大型牧场,日产奶量超过1000吨 。
宋亮认为,明治低温乳品在华东、华南市场走高端化路线,取得了小成功,但碍于奶源、物流、冷链、管理等成本问题,此前在中国市场难取得很好的盈利 。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购买力下降将抑制高端乳品消费,加上其他进口高端低温乳品大量进入中国,明治乳业在华业务或迎来新的挑战 。
新京报记者 郭铁 图片来源 官网、电商截图
编辑 李严 校对 王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