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春联对子都有啥?

凡是被大家认可的都可以称之为经典;不过经典不如精准 。它山之石虽然可以攻玉,但各行各业对经典的奉承度是不一样的,凡是符合本行业,尤其是能表达自己内心情感,能使自己感动的对联,不是经典,也会变成经典 。有个成语叫“敝帚自珍”,形容的就是这种心情 。
我认为没有绝对的经典,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心情来定,自己看着顺心顺意顺眼就是经典,个人的文化内涵不同,文化档次也不同,经商的有经商的心理观点,种地的农民有自己的文化生活心态,和对联的要求,只有一样,那就是吉庆、吉利!
【经典的春联对子都有啥?】这是我近期撰的三副对联请方家斧正:
博学缜觀髙境界,慎言篤行大人生 。
心寬體健人长壽,事顺业丰家吉祥 。
蘭馨丹麗芳草地,蝶舞鶯歌艳阳天 。
横批分别是:精益求精,知足常乐,江山如画
新年纳余庆
佳节好长春
历史上有关对联的名人也有很多,比如唐代的李白、白居易,宋代的苏东坡、苏小妹,明代的唐伯虎、解缙,清代的郑板桥、纪晓岚等等 。
从古到今,人们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绝妙的对联,可以称之为绝唱了 。比如说乾隆爷当时与纪晓岚一起游山玩水时对答的对联就相当的精妙,乾隆帝的上联是:“山石岩下古木枯”,纪晓岚的下联是:“白水泉边女子好”,如此拆字联只能用经典来形容了 。
无独有偶,乾隆爷时期,在一次科考过后,他曾钦点王杰为状元,当时有很多举人不服气,认为他才情平平,如何能中状元 。特别是其中山东籍的举人,他们认为他们孔孟圣人故乡出来的人,于是就联合出了一上联:“孔子圣、孟子贤自古文章出齐鲁”!
而陕西出身的王杰也并非等闲之辈,他略一思考,便给出了下联:“文王昭武王穆,而今道统在西秦” 。
下联意为周文王与周武王都是山西人,而先前秦始皇的都城就是在陕西,你山东有圣人孔子、孟子,而我陕西向来都是出帝王的地方,二者并不可相提并论,当真是绝妙啊 。
其实,古人用对联来选拔人才,也有用对联抒发自己的心事,还有的人以对联来招亲 。在我国宋代,女子以对联来招亲的故事有很多 。
在宋朝有一位老爷子,他既当过高官,家境又充实,因膝下无子,只有一宝贝千金,对她疼爱有加,请最好的教师教诲她 。也正是因为这样,千金女从小就博读群书,并学习了琴棋书画,很快成了才貌双全的奇女子来 。
古人结婚早,千金女16岁时,老爷子便四处张罗其婚事 。因为其家境显赫,再加上女子才艺容貌双全,每天前来求亲的人络绎不绝,简直踏破了门槛 。老爷子为女儿选了几位达官显贵之人,但千金女都拒绝了,理由是是纨绔子弟 。
老爷子心疼女儿,于是决定让女儿自己来挑选如意郎君 。千金突发奇想,想出了以对联的形式来招亲 。老爷子觉得这样也行,于是就大排筵席,弄了个招亲大会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女子在闺房之中写了一副上联“朝朝暮暮,进进出出” 。管家拿着上联悬挂在厅堂之上,并告诉各位这是一副上联,如果谁能对出下联,就可以被老爷子选为上门女婿 。
众人一看都傻了眼,上联的“朝朝暮暮”和“进进出出”,都是重字,而且也体现的是征婚的现状 。
之后,一些才子便试着答下联,千金女看了都直皱纹头,显然没有达到要求 。就在众人都陷入了沉思时,人群中走出一位秀才,他大笔一挥,在堂前写下了一副下联:“日日夜夜,来来往往” 。
管家把这副下联拿给闺房之中的女子看,女子喜不自胜上下联十分的般配,上联“朝朝暮暮”对下联的“日日夜夜”,词性相当而且意境相同,上联的“进进当出出”和下联的“来来往往”也是有相同的含义,这显然是千古绝对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