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太宗二年(1230年),蒙军议攻金都开封,张荣请为先锋,太宗嘉之,赐衣三袭,诏位在诸侯上 。
元太宗三年(1231年),蒙军至黄河岸,张荣亲率敢死队夜间渡河,击溃金守军,又大败金之援军,夺战船50艘,回北岸载蒙军过河 。大军渡河后,乘胜攻占张盘二山寨,俘众万余,蒙将阿术鲁欲尽杀之,张荣力争乃止 。不久,率部随蒙军攻下蔡州,又乘胜克归德、沛城、徐州等地,金亡 。灭金战争中,张荣始终冲锋在前,攻城夺地,战功赫赫,且曾多次制止蒙军对俘虏和百姓的屠杀 。
元太宗七年(1235年)随皇子曲出攻南宋 。十月,陷枣阳,引兵西掠襄阳、邓州等地 。张荣知济南府时,河南民众多北徙济南,张荣令分给房屋土地,妥善安置 。故荒地多被开垦,百姓乐业,中书省考绩,张荣为天下第一 。
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即位后,封其为济南公 。后辞职后中统四年(1263年)病卒 。追封济南王,谥号“忠襄” 。

文章插图
五、脱脱( 蒙古语:???????,1314年—1356年1月10日),亦作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蔑儿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 。
脱脱出生于1314年,家里是一个贵族,脱脱年少时就彰显了他的聪明才智,元统二年(1334年),脱脱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 。
至元六年(1340年),为中书右丞相,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 。至正三年(1343年),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 。至正四年(1344年)因病辞职 。
至正九年(1349年),复出为中书左丞相,次年改任中书右丞相 。为应对危局,更改钞法,发行“至正交钞”,并派贾鲁治理黄河,成绩斐然卓著,赢得民心,被赞誉为“贤相” 。
至正十一年(1351年),镇压抗元红巾军,暂时将其镇压 。至正十四年(1354年),脱脱遭朝中政敌弹劾,被革职流放于亦集乃路、云南等地 。至正十五年十二月(1356年1月)在中书平章政事哈麻矫诏下饮鸩自尽,年四十二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昭雪复官 。
脱脱在作为方面,他恢复了科举制度,恢复太庙四时祭,整改了国家领导内部关系,减轻官府对百姓的剥削,整顿吏治 。使元朝末年的昏暗政治一度转为清明,取得了不少成绩 。在书法方面,他写了“白麟溪”三个字在石碑上,以此纪念江南第一家白麟 。
根据《元史》称其“功施社稷而不伐,位极人臣而不骄,轻货财,远声色,好贤礼士,皆出于天性 。至于事君之际,始终不失臣节,虽古之有道大臣,何以过之” 。

文章插图
四、綦公直,字世美,县城北綦许庄(今广饶镇綦许村)人 。自幼聪明刚毅,胆智过人,十七八岁即为县吏,20岁参加行伍,活动于江浙一带 。不数年,晋为马步诸军镇抚、都弹压,掌管城壁、楼橹、战舰等守御器具 。后因病闲居六七年 。忽必烈至元五年(1268年),起用为益都劝农官 。这期间曾制定种桑养蚕之法,当地百姓多获其利 。至元九年(1272年)綦公直升为沂、莒、胶、密、宁海五州都城池所千户 。
至元十年(1273年),綦公直奉命赴高丽(今朝鲜)督造战舰,不久封荆南招讨司事,领兵3000攻打安进下寨,破宋军 。至元十二年(1275年),奉旨率兵9200人从诸军南征 。是年冬,攻克隆兴(今江西南昌),大败宋军 。南安、吉、赣皆望风款附,平堡栅600余所 。綦公直又令三子忙古台攻梅关,破淮德山寨,入广东,至南海,皆攻下 。诏授綦公直武毅将军、管军上千户;旋被召入都,加封昭勇大将军、管军万户,佩金虎符,领侍卫亲军 。此时伯延伯答罕、秃忽鲁叛于西夏(今宁夏、陕西北部、甘肃西北部),元世祖命綦公直率军讨平 。
- 元代瓷器底足特征
- 男人戴玉有什么好处?
- 你都见过什么样的历史盲?
- 冬奥小知识|北京冬奥会创造了哪些历史?
- 中国茶文化怎么样?
- 关于植树节的名人名言 有关植树节名言
- 晋朝多少年历史
- 金字塔的起源和历史
- 长城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 名人故事摘抄50字 名人读书的故事50字以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