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三 )


如果已经意识到心理有问题,想着去解决或改进,已经比深陷心理问题的漩涡而不自知的人,有了最重要的“自主主动性” 。
心理问题有不同严重程度,对应着不同方式的解决应对方法 。
1,心理健康,但偶尔因为外在的事件影响心情
通过掌握一些基础实用的“情绪管理技巧”、“压力管理技巧”等“心法”,就可以自行处理情绪、解决问题 。甚至跟亲朋好友发泄一通、吐槽一番,都会自行纾解 。
2,一般心理问题:心理正常,但外在事件已经一段时间影响心情,对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通常1-3个月内)
比如失恋,造成茶饭不思,神情恍惚,学习或工作效率下降 。自己已无法自行走出思维怪圈,这时就需要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有针对性的辅助开导 。
3,严重心理问题:心理正常,已不仅仅是确定性的某个外在事件引起心理问题,而是已经泛化,对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通常3-6个月内)
同样是失恋,已经不仅仅是因为失恋这件事情感到难过,而是泛化到认为自己有问题、别人觉得自己有问题、未来没前途,遇到不相关的人和事,都会自我怀疑、否定、发脾气 。不能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
这时就要配合心理咨询进行专门细致长期的咨询,确定问题,确定成因,确定目标,商定治疗方法 。
4,心理不健康的疑似神经症 。
介于严重心理问题与心理异常之间,已经出现某些心理异常的症状,但还无法无全诊断,一般心理咨询师会转介给专业的精神科医生 。
5,心理异常,即各种精神障碍等 。
三个评价标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有无自知力)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
精神科医生会有专门的诊断、治疗方法,通常要配合住院及吃药 。
心理健康的最理想状态是能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这一切都需要“自主主动性”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自我成长、学习、完善 。
心病还得心药医,看淡一切,别在丁是丁卯是卯了,随变,所其自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