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唐·杜牧《清明》
杏花初绽,深深浅浅,粉则清新淡雅,红则妩媚浓艳 。蒙蒙细雨里孤身一人的杜牧春衫湿透,淋雨的滋味难以言说 。
这“雨纷纷”,本来是“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凄迷又美丽的境界;可今天他早没了赏花看柳的闲情逸致,就想寻一小酒店,歇歇脚避避雨,小酌几杯,暖一暖身子,晾一下淋湿的衣衫,散散心头的愁绪 。
可巧他遇上披蓑戴笠的牧童 。雨中的牧童懒得说话,“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随意一指,便指出一首被清明雨淋得湿漉漉且透着酒香的诗 。“杏花春雨”就被飘飘雨丝长长柳条系在我们心里 。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将进酒》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唐诗中饮酒之句俯拾既得;却只有这首诗能将清明的雨、杏花、酒和唐诗永远凝结在一起了 。杏花粉艳,红蕾半吐,牵动春意 。这份至美,耀亮多少文人骚客的心房,千余年不褪色,成了我们久久的记忆 。
杏花村馆酒旗风 。水溶溶 。
飏残红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 。
——宋·谢逸《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还有我们至今不清楚是隐秘在山西、安徽,还是湖南、湖北的某一处桃花源般神秘浪漫的小村杏花,仍然妩媚地盛开在后人沾衣欲湿的清明雨里 。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
——唐·王涯《琴曲歌辞·蔡氏五弄·游春曲二首》
杏花明丽娇艳,红白相映的花儿,在枝头簇拥闹春,让人迷醉 。缠绵细腻、脉脉含情照在一江碧滢滢的春水中 。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刘昚虚《阙题》
一幅色彩缤纷的红杏照影图跃然眼前,春意倍加浓郁!“杏花雨”“杏雨梨云”,最能牵动诗人的心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志南《绝句》
这润润的清新意境温婉细腻,令人心醉而向往 。春天的烟雨中,杏花飘落,似花非花,似雨非雨,梦幻离奇,美到极致 。诗人温庭筠透过杏花满园的背后,表达出春光无法挽留的惆怅:
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 。
【吹面不寒杨柳风赏析 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全诗】正见盛时犹怅望,岂堪开处已缤翻 。
——唐·温庭筠《杏花》
而“杏花春雨江南”,却成了春色江南的印记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杏花成了春信号,美得出奇,在古典诗词里不凋不谢,“绿杨影里,海棠枝畔,红杏梢头”;情调高高的 。
杏子梢头香蕾破 。淡红褪白胭脂涴 。
——宋·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杏花最美的时候,是含苞待放之时,含苞的杏花,红点点,红嫣嫣 。清明雨中的村野山涧、田间地头、溪旁路边、院内墙外,那应时而放的粉艳杏花,一片片、一簇簇,粉嫩粉嫩的,美如豆蔻少女 。
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 。
微寒著处不胜娇,此际魂销 。
——明·陈子龙《画堂春·雨中杏花》
杏花抖落寒峭,张扬而不跋扈,激情而不妖冶 。姿态端庄,妩媚多情 。
“杏花春雨后,初浴两鸳鸯”;“燕子绿芜三月雨,杏花春水一群鹅”;澄清的水面便有了幽幽的胭脂色,一抹轻纱弥漫似的烟雨里,便荡漾着淡淡的馨香 。雨滴杏花,仿佛饱濡徽墨,运笔宣纸,洇晕出一幅曼妙的图画 。
- 腰太粗怎么办呢
- 最有名的端午节古诗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 肥腰瘦成杨柳腰 海陆自爆瘦身经
- 思念家乡的诗句
- 如何把肥腰 变身杨柳腰
- 温庭筠杨柳枝其二翻译 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赏析
- 现代简约怎么做才能不寒酸反而很高级丨沁海云墅128㎡三室两厅现代简约风格
- 54㎡小户型居住4口人!不寒酸反而幸福!老婆称:有钱人都住不了
- 小寒快到了,老农说“小寒暖,立春雪”有道理吗?小寒不寒吗?
- 丁香乳杨柳腰 古代中国美女的三围标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