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提高自己的见识与思想深度?( 三 )


阅读经典名作最大的好处就是学习贤者们的视角 。阅读量越大,我们观察世界的视角也会越多,就会逐渐形成“多视角思维” 。当我们把这些贤者视角内化成自己精神的一部分,我们看待世界、思维处事的方式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阅读经典,其实就是借贤者们的智慧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启动优秀的基因 。在《深阅读》这本书中,斋藤孝用到了一个词,叫做“贤者森林” 。而这片贤者森林,就存在于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著作里 。

如何去提高自己的见识与思想深度?

文章插图

第二,怎样进行阅读“深潜”?
其实,介绍阅读方法的书籍非常多,包括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高效率阅读,如何做读书笔记等等 。但是,深阅读的方法却不是读书效率的问题,因为我们要抛开的就是快速获取浮于表面的信息的做法,我们要做的是“深潜” 。那么,如何进行深潜呢?简单来说有三个主要步骤,一是增加读书深度,二是扩展读书广度,三是为己所用 。


首先,增加读书深度——主题阅读 。


我们都知道,一个实习医生与一个专科医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专业程度的高低 。而专业度的高低,则是由他们的专业知识量和经验值决定的 。实习生想要成为一个专业医生,就必须在这个专业领域完成知识和经验的大量积累 。
深潜阅读的道理也是如此 。读书不再是随机的,抓起一本看一本,而是一种刻意的积累 。想要在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领域达到深入了解的程度,就必须进行主题阅读 。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个例子,对于有意踏入哲学和思想的圣殿的人,就可以通过读一系列相关书籍,诸如《反哲学入门》、《尼采入门》、《柏拉图入门》、《原来这就是现代思想》等,逐步积累认知的深度,完成思想的进化 。
第二,增加阅读广度——据点阅读 。


深阅读,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有时候,我们并不能在一本书中穷尽所有的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扩展阅读的广度 。举个例子,蒋勋先生写过一本书叫做《写给大家看的美术史》,从这本书中,我们了解到各个时期的绘画风格,是与各个朝代不同的历史、政治、经济有很大关系的 。可能书中对各个朝代的历史讲的并不是很细致,而你就可以以这本书为据点,扩展对感兴趣的朝代历史的阅读,这就是斋藤孝说的“据点阅读” 。
如何去提高自己的见识与思想深度?

文章插图


第三,为己所用——转换阅读法与输出 。


深潜的最后一步,就是能否把自己读过的书转化成自身的血肉,成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这个过程有两个方法,一是转换阅读法,二是主动输出 。


转换阅读法,简单来说就是将书中知识代入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或者以自己的视角解读这本书,让知识和自己的经验产生链接 。比如,读到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教育并不能改变人性,只能改良人性”,你马上联想起自己确实也见过这样的案例,甚至有过类似的想法 。这样一来,书中的观点就与你产生了链接,当这种链接越来越多,这本书也就越能转化成你自身的思想 。
另一个方法就是主动输出,衡量的标准就是能否向别人说清楚 。斋藤孝在书中说,如果不能在读完之后顺利地向别人解说,就不能将这本书认定为“读过” 。要让输出更有效,斋藤孝提到了一个方法,即“转换视角+引用” 。也就是说,在输出时不要局限于概述全书内容,而是要选择那些引起自己兴趣或者印象深刻的部分,加入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同时,在说明时尽量引用书中的内容 。双管齐下,读过的书才会转化成你的精神财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