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车是当下非常火热的一个行业,京东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在无人车领域自然也是不甘落后的,从去年开始,京东就开始布局无人车了,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

文章插图
那么,京东无人车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起步阶段:研发测试
2016年,刘强东就提出了”五年实现自动驾驶技术大规模商用”的目标,并成立智能驾驶事业部,由集团CTO张潼担任负责人 。
2017年4月18日,在雄安新区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发布会,那就是——中国第一个5G自动驾驶开放道路场景示范项目正式落地 。这个项目就是由京东自主研发的L4级别城市级自动驾驶系统 。
2018年初,L3级别的物流园区内路测成功;同年8月,L2级别高速路段试运营成功 。至此,京东的自动驾驶已经实现了全路况下的覆盖,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2、发展阶段:完善技术、优化产品
2019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京东开始了全面发力 。这一年,他们与北京理工大学的科研团队联合开发了一款名为”京鸿”(BJHQ-V)的车型,该车型采用纯电驱动形式,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20公里/小时,续航里程可达500公里左右 。
2020年,经过一年多的打磨,这款车型终于上市了 。不过,由于当时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这款车的定位只是中低端的产品 。
2021年初,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再加上市场的强烈需求,2022年,这款产品的价格也进行了调整,成为了一款中高端的产品 。
3、爆发阶段:发布多款产品、开启规模化运营
【揭秘京东无人车:从1到10的蜕变,有哪些类型?】今年6月份,为了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场景出行需求,同时提升用户体验和效率,基于此前发布的京鸿系列车型,又发布了三款新的车型——小G、小白和小蓝 。
这三款车的推出不仅让消费者的可选择性更多了,而且也让他们的出行体验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除此之外,这三款车的出现还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
目前,这三辆车型的订单量都非常不错 。其中,小白的订单量达到了6000余辆;而小蓝和小白两款产品的累计订单量更是达到了1万余辆,这也意味着它们已经进入了规模化运营的阶段 。
4、总结
总的来说,”十年磨一剑”,这10年来,虽然期间经历了不少坎坷与挫折,但是好在最终都熬过来了,并且还收获了不少的成绩 。
- 京东店铺如何运营?思路是什么?
- 如何申请京东店铺?多少费用?
- 京东店铺如何引流?有哪些方式?
- 京东店铺如何推广链接?京东店铺运营思路
- 京东店铺如何装修首页?京东新店铺怎么做起来?
- 京东9.9超省日今晚8点全面开启公告
- 京东商城哪些功能模块是免费的?
- 京东物流正式发布京品计划1.0
- 京东店铺星级标签展示常见问答汇总
- 京东国际价格诚信活动规则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