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爱情古诗 好听的情诗古诗( 二 )


一日不见如三月、如三秋、如三岁 , 这是夸张的比喻;把这三者按时间的久暂排列起来 , 乃成了层递 。由此表明男子对姑娘的情感越来越亲密 , 越来越浓烈 , 这就强化了想念迫切的程度 。诗用的虽是“赋”的手法 , 但是赋中有比 , 直言不讳 , 能在简洁中见深情 。《子衿》最后一句“一日不见 , 如三月兮!”大概也是表达这种深情之意的 。
第三首情诗:华山畿
《华山畿》其实有二十首 , 这里我仅选了其中一句 。《华山畿》是江苏省的传统民歌 。属于南朝著名的爱情民歌集 。相传当时有个女子 , 在哀悼为她殉情而死的恋人时 , 唱了一首歌 。歌的开头一句便是这句惊风雨、泣鬼神的“华山畿” , 后来用它作为歌调的名称 。
奈何许 , 
天下人何限 , 慊慊只为汝 。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女子无法摆脱初恋时相思的烦恼 。她自言自语地说:怎么办啊!天下的人那么多 , 而我之所以感到如此空虚 , 只是为你一个人啊!
这首诗在抒情手法上 , 采用直率的咏叹和夸张的衬托对比 。“奈何许”一声长吁 , 情绪万于 , 回肠荡气;又以天下无限之人来衬托出心中所想念的唯有一人 。三句话 , 就她一往情深的相思之苦和倾情不二的纯洁感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如果现在有女子对男子钟情 , 用这句话表达的话 , 就会多许多许多浪漫了 。
第四首情诗: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 闻郎江上唱歌声 。
东边日出西边西 , 道是无晴却有晴 。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写的一首情诗 。不过我经常把“东边日出西边西”背诵成“东边日出西边雨”了 , 今天仔细阅读之后才发现这么一个大错误 。
竹枝词 , 原为古代巴渝地区的一种民歌 , 可以边歌边舞 , 并以笛鼓伴奏 , 歌词内容多有男女恋情 , 在民间广为流行 。刘禹锡在夔州任刺史时 , 依调填词 , 拟写了十多首 , 这是其中的一首 。
这首情诗非常著名 , 描写一个青年女子在恋爱过程中的一段心理活动 。杨柳送青 , 江水上涨 , 怀春的女子忽听得江面飘来一阵歌声 , 那是她所爱的人唱的 。可是 , 歌声里的情意总是叫她猜摸不透:是他真情传递 , 还是她自作多情?
“东边日出西边西 , 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两句双关隐语 , 明写天气 , 暗指爱情 , 不独写景真实 , 又且谐音巧妙 , 准确地写出了女子对爱情担忧、希望、期待等等复杂微妙的心理活动 。
第五首情诗:无题
第五首情诗虽然无题 , 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做 。不过其中的“身无彩凤双飞翼 , 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一句一直被恋爱中的男女经常引用 , 只要两个人相视一笑 , “心有灵犀一点通”便脱口而出 。
昨夜星辰昨夜风 , 画楼西畔桂堂东 。
身无彩凤双飞翼 , 心有灵犀一点通 。
隔座送钩春酒暖 , 分曹射覆蜡灯红 。
嗟余听鼓应官去 , 走马兰台类转蓬 。
这首情诗追叙头天夜里在宴会上和意中人相会的情景 。一开始先点出相会的时间、地点 , 这是必须保留在记忆中的 , 因为这是一次难得的会面 。紧跟着用生动的比喻 , 抒写身不由己的幽怨和心有默契的安慰 ,  这里有现实和想望的矛盾 , 有酬答和情爱的交织 。而这复杂难言的情思 , 全被乱哄哄、闹嚷嚷的灯红酒绿世俗气氛包围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