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道教的历史与发展

神道教文化的历史悠久但是一直没有正式名称 , 一直到公元5世纪8世纪 , 神道教文化才算正式走上了宗教的轨道 。以自然为主崇拜的神道教经历了漫长岁月的考验流传至今已经拥有了众多的教徒和深厚的底蕴 。那么神道教文化的发展之路究竟如何呢?
神道教从日本原始宗教发展而来 , 最初以自然精灵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要内容 , 大体分为神社神道、教派神道和民俗神道三大系统 。信仰多神 , 号称有80万神、800万神或1500万神 , 特别崇拜作为太阳神的皇祖神──天照大神 。称日本民族是“天孙民族” , 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并且是其在人间的代表 , 皇统就是神统 。
祭祀的地方称神社或神宫 , 神职人员称为祠官、祠掌等 。明治维新(1868)以前 , 佛教盛行 , 神道教处于依附地位 , 二者结合形成两部神道、天台神道等神道学说 。德川幕府时期(1603~1867) , 一部分神道学者把崇拜天照大神的神道教义与朱熹理学相结合 , 强调尊皇忠君 , 主张神道教独立;从而出现吉川惟足的吉川神道、山崎斋的垂加神道等学派 。
【日本神道教的历史与发展】德川后期 , 由荷田春满倡导 , 中经贺茂真渊、本居宣长 , 至平田笃胤 , 逐渐形成复古神道;依据《古事记》、《日本书纪》等日本古代典籍阐述神道教义 , 反对儒、佛 , 并利用部分儒、佛学说和某些西方神学思想来解释神道教义 , 谣言以日本为中心 , 建立以神道教为统治思想的世界秩序 。
同时 , 在民间以传统的神道信仰为基础 , 吸收复古神道等神学理论 , 陆续形成若干神道信仰团体 , 后称为教派神道 。明治维新后 , 为了巩固皇权 , 实行神、佛分离 , 以神社神道作为国家神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据日本新的宗教法令规定其为民间宗教 。
佛教初传入日本时 , 神道教信徒甚为反对 。由大陆渡来的有力氏族 , 例如苏我氏 , 支持佛教 。日本本土的氏族 , 物部氏和中臣氏拥护神道教 , 反对佛教 。佛教僧侣具有大陆先进的知识 , 天皇因此支持佛教 , 一时神道教失势 。然至8世纪末 , 佛教僧的权力亢进 , 天皇欲抑制佛教的势力 , 因而神道教再度得势 , 两种宗教逐渐互相混合 。
至明治时期 , 百姓等信仰两宗教 。于是佛教寺院和神道教的神社 , 两者浑然 。例外的是伊势神宫 , 供奉天皇的祖先 , 属于古神社 。至江户时代末期 , 国粹的神道理论家宣称 , 两者不能相混 。明治初年 , 兴“废佛毁释运动” 。神道教成为国家的宗教 。虽明治政府承认信教的自由 , 但崇拜神道教成为日本国民的义务 , 成为统治国民的手段 。当时在日语中称为“国家神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