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八个月的女孩子,父母该怎样开展早教?( 二 )


人所有的能力都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孩子小的时候多培养一些他自己的能力,对他的一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两岁左右正是培养孩子能力的关键时期 。
早就听说孩子到了2岁以后就到了“头疼”期 。我家宝宝现在也到2岁2个月了,确实让我体会到了“难带”的 感觉 。今天,我特地就这个问题浅学了一下,在这里分享给同龄的宝妈们,一齐来探讨一下,如何在这个关键期带好我们的孩子 。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早教”? 大部分的家长都不明确做早教的目的,都是在“跟风”,到底早教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所谓早教即“早期教育”简称,一般是指在从出生到适龄入学前这一段时间的教育称为“早教” 。那么,目的又是什么呢? 其实很多书籍或者资料上都有解释大同小异都提到说,开发早期智力,培养健康性格等等 。当然大部分家长还是会把早期教育跟小学教育扯到一起,都会问“这么小的孩子能学什么?”,一旦有这样的疑问,那还是建议不要去做早教了,否则真正做早教的会让您大失所望 。首先不要认为孩子会“学”到什么 。可以说孩子早教投入相当于一份风险投资,孩子成长过程中“环境教育”是占到所有教育80%比例的,其中家庭环境的健康又占到80%,所以该如何做,简单的说就是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 。市面上的一些个早教中心不能全信!最重要的还是家长自己的心理! 早教就在您身边! 所以,由此看来,“早教”是什么大家都明白了--贵在心态上!
那么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从反面去引导、教育孩子呢?
正确认识宝宝的异常表现 2岁宝宝已经开始自己会玩耍了,很多时候会做出我们想不到的事情,这正是孩子天真的做造成的,这种现象,也是宝宝大脑智力发育的外在表象 。不过父母对于这些异常表现不要经常干扰宝宝,很多时候父母喜欢拿其他宝宝的长处和自己宝宝对比,其实这是错误的,现在宝宝已经能听懂父母的话,宝宝会执拗的故意给父母做对,从而激发一些小矛盾出来 。训练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 2岁宝宝已经有了思维的能力,父母可以适当的训练宝宝自己解决问题来提高思维能力 。例如,当宝宝想要高处的玩具时,会寻求父母的帮助,这个时候,父母可以问宝宝能不能自己拿下来呢?也可以引导宝宝搬个小板凳来,若其第一次通过这种方法拿到了玩具,那么,会提高宝宝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父母如何避免与宝宝的矛盾 父母对与宝宝都是有一些期望值的,比如:宝宝喝了200ml的奶,父母认为宝宝应该喝300ml等;其实,宝宝的生长发育是顺应一定规律的,如果父母没有正确认识宝宝发育的规律,经常把自己的想法压制在宝宝身上,会令宝宝有抵抗情绪,这样会产生很多矛盾 。因此,父母应该放下姿态,与宝宝打成一气,不要让宝宝认为自己的行为都收到约束,或者父母像个法官一样严肃 。同时,要给宝宝一些自由,不要处处限制宝宝的想法,对宝宝没有伤害的事情,可以放任;如果影响不好的事情,父母还是要马上制止的,这个时候不要因为宝宝的心情而放松督促 。当然,父母更不应该以自己心情的好坏来限制宝宝的行为 。宝宝的情绪是父母情绪的写照,对这个时候的宝宝来说,父母就是宝宝的一切,父母的情绪宝宝都是很敏感的,而且能够通过父母的情绪来判断父母心情的好坏,同时影响了宝宝的情绪,因此,快乐轻松的环境是宝宝心理健康成长的保障 。宝宝爱哭闹是有很多原因引起的,父母只有了解了这些原因,才会知道如何结局问题,很多时候宝宝会因为东西被拿走、自己做不好事情等原因哭闹;不过,这个时候宝宝还不知道自己会累,宝宝玩的时间久了,自己因为累而不舒服,这个时候,父母要让那个孩子静下来,给宝宝讲讲故事,让宝宝休息一下就没有事情了 。父母是宝宝学习的榜样 2岁的宝宝的模仿能力很强的,宝宝很多能力和行为都是生活中各种事情的积累,这个时期,父母是宝宝模仿的对象之一,当父母看到宝宝有不满意的行为的时候,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这种行为,很多父母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行为,等发现孩子不爽的时候,就开始喋喋不休的唠叨孩子,其实,随着宝宝的长大,宝宝也在判断父母的行为,宝宝更希望父母能理解自己的行为,如果父母这个时候开始把自己的意识强压给宝宝,宝宝也会有抵触的情绪;随着孩子的长大,这种意识上的矛盾就就越来越显著 。因此,父母在宝宝出生的那一刻,就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和社会交往、工作敬业等精神 。注意事项 宝宝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发展各有不同,父母不要一味拿着自己宝宝与别家的对比,每个宝宝都有他自己的发育周期,父母要正确认识这个问题 。那么,2岁宝宝如何早教还要注意2岁宝宝已经进入了执拗期,父母一定要多从宝宝自己角度考虑问题 。下面再来从科学的层面具体讲解一下,在婴幼儿时期这个重要的发展期我们应该从哪些正面注意些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