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
今日芒种 。芒种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在每年6月6日或5日,视太阳位置达黄经75°时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指麦类等有芒作物籽粒己经黄熟,需抓紧抢收,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需及时抢种,故亦称“忙种” 。这时,江南春雨基本结束,梅雨尚未到来,晴多雨少,有利夏收夏种 。
芒种本身是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 。此时大自然中的物候现象则是,一候螳螂生,二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芒种之日螳螂生,又五日鵙始鸣,又五日反舌无声 。螳螂不生,是谓阳息;?不始鸣,令奸壅偪;反舌有声,佞人在侧 。”
意思是,芒种之日螳螂生,再过五天伯劳鸟鸣叫,再过五天百舌鸟不再有声 。螳螂不生,叫做阳息;伯劳鸟不鸣叫,君主号令壅塞不畅;百舌鸟仍然有声,巧言谄媚就在身边 。
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
【长安听百舌古诗全文翻译 长安听百舌翻译赏析】现代人物候已经不知所以,但在古代,芒种时所出现的螳螂、伯劳鸟、反舌鸟则有极为丰富的文化意蕴 。
螳螂,草虫也,饮风食露,感一阴之气而生 。具有无知无畏的文化象征 。
《韩诗外传》曰:“齐庄公出猎,有螳螂举足将搏其轮 。问其御曰:此何虫也 。御曰:此是螳螂也 。其为虫,知进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轻就敌 。庄公曰:以为人,必为天下勇士矣 。于是回车避之 。而勇士归之 。”
《庄子·人间世篇》:“不知夫螳螂乎 。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
伯劳鸟,俗称胡不拉,也是重要的食虫鸟类 。“五月则鸣,豳地晚寒 。”“性好单栖,其声嗅嗅 。夏至应阴而鸣,冬至而止 。”
传说在西周时代,贤臣尹吉甫误听人言,将自己的儿子伯奇杀死,其弟伯封作《黍離》,尹吉甫极为后悔哀痛 。有一天尹吉甫看见一只鸟在桑树上鸣叫不已,忽然心动,认定那是儿子的化身 。“伯奇劳乎?是吾子,栖吾舆;非吾子,飞勿居 。”这只鸟就跟着尹吉甫回家了 。后来,人们劳燕分飞,比喻夫妻、情侣别离 。《乐府诗集·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
反舌鸟,即百舌鸟,立春开始鸣叫,夏至而止 。孔颖达解释说:“反舌鸟,春始鸣,至五月稍止,其声数转,故名反舌 。”
南朝人沈约写有《反舌鸟赋》:“有反舌之微禽,亦班名於庶鸟 。乏佳容之可翫,因繁声以自表 。”
韦鼎《长安听百舌》曰:“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文图/善业文化)
- 朋友请听好电台在哪听
- 今天听到一句古话:惊蛰不冻虫,寒到五月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 怎样能够快速学好英语口语?
- 孩子的语文成绩总是不好,听说东方优播会教给孩子学习方法,是怎样的学习方法?
- 四维宝宝照片
- 长安电动汽车?
- 你曾经听信过哪些不靠谱的美容知识?
- 惹人喜爱的微信签名2022 很潮流的好听签名微信2022
- 有什么适合背书时适合听的音乐,以增强记忆力的?
- 六级听力有什么技巧?咋样提高蒙题准确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