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的作用是什么?古人为什么重视?( 二 )


比如商人对于先公先王的祭祀,其名目之多,次数之繁,供献之丰盛都非我们所能想象 。商人心目中之死鬼与现世的关系,从《尚书·盘庚篇》所记很可看出,下面将其中的一段大意译成白话如下:
“想到我那已经成为神灵的先王当年劳碌你们先人的情形,就关心你们,要养活你们 。”
“我若有失政,先王就会重重地降下惩罚与疾病在我身上,说:‘为什么暴虐我的子民!’你们民欢如不谋生,不跟我同心同德,那么先王也会降给你们罪过与疾病,说:‘为什么不和我们幼孙和好’”“你们要是立心不良,我们先王的在天之灵就会告诉你们的祖先和父亲;
你们的祖先和父亲,于是就会弃绝你们,不挽救你们的死亡 。现在我有了这乱政的臣民,聚集你们的财宝 。你们的祖先和父亲就会报告我的先王,说:‘施行刑罚给我的子孙!’”
?祭,察也,至也,人事至于神也 。
?神,示申,上(自然规律)垂示、心田上通下达 。表心地通达 。
鬼,归也,丿田儿厶,心田向上不伸、向下裹私,表私心所归 。
?祖,始也,本也 。
是知祭祖的本质,是体察自己身心传继的来龙去脉,自己身(生理)、心(心理)的起始和本来 。包括各种物质和精神的遗留、遗传影响 。人贵自知之明 。
?祀,祭无已也 。无已,没有止绝 。因为传继,所以没有止绝 。
自己身心,是天地君亲师五方面传继,综合显现的结果 。
自然规律万物的传继-天地;
主次、主伴、主客关系的人际传继-君道;
因果关系的血脉传继-家道;
授受关系的认知传继-师道 。
?所以祭祀,是传承修身法则的仪式,令人皆知取象事物,体察事物利人的规律,返己修身,以利天地人万物等 。
?以祭祀供香为例 。
香的味道可以让人感受舒适、信任、安定 。燃香、供香,则表示通过修身炼心作善,燃烧奉献自己的精力和智慧,达到令人舒适、信任、安定的效果 。
此即“人事至于神”的取象修身,祭祀之实义 。千年文化,因祭祀不绝,所以传继至今 。
?古人取象、返己、明理、修身、利物 。
祭祀就是取象法则的传承,中国的文字、文化都是从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取象来的 。
今人无礼制,不明理,多是传统文化家庭教育断失的后果 。若人知明理修身,家庭教育、祭祀之道一定是兴盛不废的 。
谢谢邀请!我知道这个回答题阅读率相当低,既然邀请,就舍命陪君子吧!中国有史记录最早的祭祀和占卜就是甲骨文了,现在发现的《甲骨文》有6000千多个字,其中有2000多个字被破译,只有三分之一,为何那样难破译,原因是这些《甲骨文》都是鬼神的名字,当时掌握《甲骨文》的是祭司而不是王和诸侯 。

祭祀的作用是什么?古人为什么重视?

文章插图
(殷商是用活人祭祀,这里用头像来代表人骷髅 。)
西周用金文,也称钟鼎文,就是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钟鼎文的作用也是祭祀,与商朝一脉相承 。但是,西周称殷商为东夷,就是东边的蛮夷 。因为殷商用活人来祭祀,而西周开始用动物来祭祀,向文明迈了一大步 。孔子的儒教的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就是从周礼的“祭、巫、史、祝、卜"种分化出来 。总的来说:中国的儒、释、道,就是从古印度的“拜火教"中分离出来的,因为都需要烧香拜佛 。

祭祀的作用是什么?古人为什么重视?

文章插图


公元前20世纪,原住在中亚草原地区属于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越过现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处,进入伊朗高原和印度次大陆,创造了自己的宗教“拜火教" 。大该在公元前10世纪,这种宗教流传到中国,成为了中国的原始宗教,商朝也不例外,尽管没有文字记载着殷商信仰什么教,然而他们的祭祀却留下了“拜火教"痕迹 。春秋的儒教和道教产生,西汉的佛教传入,都离不开用火,就是“烧香拜佛" 。这些与“拜火教"用火来祭祀是一脉相承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