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的作用是什么?古人为什么重视?

祭祀的作用?用现代眼光看,说白了只是一种心理安慰 。但在古代却是天大的事 。
为什么古人如此重视祭祀?源于古代的科学技术的落后 。古人解释不了大自然的现象,天地、日月星辰、电闪雷鸣、河流山川、花草树木……就认为它们都是神仙——天神地祇、日神月神……它们都具有神奇的力量,一些天灾认为是神对人的惩罚 。
古人认为人死而不灭 。人死后变成仙或鬼 。鬼仙也是具有超人能力的 。尤其自己的祖先 。人遇到不幸坎坷,认为是祖先的惩戒 。
古人科学的不发达,产生了他们的世界观:世界是由人鬼神共同掌管的 。人间的灾难和厄运,都是得罪了鬼神,所以才会发生 。为了得到平安幸福,风调雨顺……就要向鬼神祈祷和上供,于是就产生了祭祀 。
祭祀是古代人的一种信仰 。有时是很残忍的 。古人以人的思想想神鬼,除敬献“三牲”和美酒佳肴,甚至活人、童男童女 。西门豹治邺里,硬说河伯缺媳妇,每年献美女 。
但有时也是愚弄人民的工具 。古代皇帝自称“天子”,是代替上天管理国家,以表明自己做皇帝的正统和合理 。打家劫舍的都标榜是“替天行道” 。
祭祀祖先则主要祈求祖先保佑平安,升官发财 。不是为祖先,主要是为自己和后人谋幸福 。
现代也有祭祀,如清明祭扫 。这只是寄托一种哀思,已和古代的祭祀本质上大不同了 。

祭祀的作用是什么?古人为什么重视?

文章插图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这句话,到底啥意思?
祀,是宗族血脉的团结,是意识形态的统一,是家族基本盘的稳固 。
戎,是枪林弹雨的血战,是军权虎符的绝对控制,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
这就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两件大事 。以先秦历史观之,言简意赅,一针见血,这句话点出了王权政治的全部密码 。你说祭祀到底有多重要?
在出土的甲骨文中,卜辞里面最多的就是有关祭祀的描写与记录了 。古人们之所以要祭祀活动,无非就是因为对生活和居住环境的不熟悉、对自然现象不了解所引起的一种恐惧 。
最开始的一种原始祭祀,就是祭拜“上帝”(这里指的是“天“,不是西方基督教对上帝);祈求风调雨顺,保证不要降灾祸于人间 。
后来的祭祀与祭奠祖先挂上了勾 。这是一种对祖先的崇拜——只有在祭祀祖先的时候人们才明白他们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 。
甲骨文中有酒、醴(lí)、鬯(chàng )等字,都是指各种酿造的酒类,除了供人饮用之外,就是祭祀祖先常用的礼品 。另外,考古发现中的大量青铜器比如鼎之类的器物,也都是祭祀时用的 。
先民们自然崇拜有祭祀山川和四方的风神;对“天神”崇拜则祭祀上帝和日月星辰 。除了这些以外就是对祖先的崇拜 。这些崇拜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在21世纪中国人举行婚礼的时候,还有一个保留节目——一拜天地,二拜高堂 。
见于古代文献中最早记载祭拜祖先的是《左传》,《左传》中将襄公四年中把“后抒灭豷于戈”和“少康灭浇于过”并称,说明杼和少康属于同一历史阶段,共同完成了所谓“中兴”的大业 。
古本《竹书纪年》曰:“柏杼子征于东海”,说明在杼时其势力更向东发展,势力益强 。《国语·鲁语上》说:“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 。”
这里的“报”就是一种祭祀,祖先有功德的才用报祭 。夏代用报祭来祭祀杼,证明杼在夏代是同禹一样有开创大业之功 。
甲骨文中的“史”,指的就是一种掌管祭祀的官职,和现代汉语中的“史”意义完全不一样 。可见古人们对祭祀活动的重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