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导引用“楚囚”典故,其焦点在于:钟仪作为楚国的“伶人”,在晋侯面前“操南音”,回顾楚君做太子时的事情,于是得到身为北方人的晋侯的同情和礼遇 。王导眼中的“楚囚”,依据原典的语境,无非是说,作为南方人,钟仪念念不忘昔日往事,仅此而已 。王导的所谓“作楚囚相对”,是指你们这些北方人与身为南方人的“楚囚”相比刚好“成对”:南人钟仪却在北方思念南方,北人如诸公却在南方思念北方,可以互相“对举”,这才是“作楚囚相对”的意思 。
其实,《左传·成公九年》里的“楚囚”并无“悲哭”之态,可是,有的学者将《世说新语》里的语句解释为“怎能像囚徒似的相对垂泪一筹莫展呢”(张万起等《世说新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第76页),或者是“何至于像楚囚那样相对哭泣呢”(朱碧莲《世说新语详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55页),或者是“哪里至于像楚国囚徒般相对饮泣”(毛德富等译注《世说新语》,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46页),或者是“哪至于像囚徒一样相对垂泪、一筹莫展”(董志翘等《世说新语笺注》,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99页) 。均有“望文生义”之嫌,属于“过度解读”而失却焦点 。
还请注意,“楚囚”在原典里是“单数”,只有一个,不是若干个“楚囚”,如果将“楚囚相对”解释为“像囚徒一样相对垂泪、一筹莫展”,完全是脱离了原意,是承上文“皆相视流泪”而想当然的结果,不符合王导的意思 。王导的意思仅仅是,你们不必像钟仪那样“活在昔日”,应当“活在当下”,放眼未来,以回归“神州一统”为己任 。
王导针对的是周顗所说的那番话,不是针对众人“相视流泪”的表情 。其言外之意是,大家现在都在南方了,那就在南方先干出一番事业来,一步一步发展,才会有返回北方的一天 。若是终日摆脱不了自己的“北方情结”,就好像钟仪摆脱不了他的“南方情结”一样,既于己无益,又于事无补,何必呢!
其实,当时聚集在新亭的人,都是南下的权贵,正在自由自在地“饮宴”,王导怎么会将他们比拟为“楚囚”呢?可以说,王导绝无此意 。“楚囚”云云,仅仅是钟仪其人的代称,不是泛指 。若将“作楚囚相对”的内涵弄清楚,就不至于产生误解了 。
王导说话是很讲究艺术的,他的话含蓄委婉,富有学养,也不失机趣 。置身新亭的人,都熟悉《左传》的故事,听得此言,当会不以为忤,而有所自励 。
- 关于母爱的古诗四句 表达母爱的古诗四句
- 霜降节气经典古诗词 关于霜降的诗句古诗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 世界上拥有活火山最多的国家是哪国
- 病入膏肓指的是病到了哪里
- 为什么念经的时候要数佛珠
- 北京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哪个角上
- 树脂镜片有使用期限吗
- 《心居》各人物结局是什么 剧中三对CP的结局是怎样的
- 《玉面桃花总相逢》原著小说是什么 《玉面桃花总相逢》讲的是什么故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