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情感赏析 拟行路难其四翻译( 三 )


8.下面对这首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本诗开头两句中,作者恰当地运用了借代手法,用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代指社会生活中有着不同地位的人 。
B.本诗三、四两句以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表明据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中求解脱的渴望 。
C.诗人一直在直接诉说自己的悲哀,胸中郁积的块垒无法借酒浇除,便着笔于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 。
D.诗的结尾写人心非草木,不可能没有感情,心中的愤懑似乎到了随时都会爆炸的程度,但到了嘴边却突然被克制住了 。
E.作者从普通自然现象顿悟出了与之相类似的某种人生哲理,全诗托物寓意,突显出含蓄不露、蕴籍深厚的艺术效果 。
答案:A C 。解析:A.不是“借代”,是“比喻”;C.“一直在正面诉说”错 。
9.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的寄寓悲愤之作 。
B.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 。
C.通过“酌酒”“吞声”“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情感琐事 。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这是本诗的名句,写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
答案:C
10.对《拟行路难(其四)》解说不正确的是( )
A.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有作品集《鲍参军集》十卷传世 。
B.《拟行路难(其四)》是古乐府诗,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
C.“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这是个有名的比喻,水的流向各不相同,带有偶然性,但四面流散却是必然的 。
D.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属五言体乐府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