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粉是什么粉丝,螺蛳粉真的有蛆吗( 二 )


此外 , 好欢罗将积极配合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相关工作;并表示已联系投诉客户 , 下一步将配合监管部门调查取证 。 11月30日 , 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螺蛳粉全部感官(色泽、组织形态、杂质)检验结果 , 微生物(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霉菌)检验项目仍在检验中 。 螺蛳粉流行史“我们总说:猪站在风口上都能飞起来 。 不知道猪飞不飞 , 但是我们柳州螺蛳粉行业这几年在互联网的经济春风下一路腾飞 。 ”去年4月3日 , 在一次直播中 , 柳州市副市长侯刚这样说 。 复合螺蛳粉的流行史 , 真的是利用了互联网经济 。 10年前 , 螺蛳粉还只是柳州当地的小吃 , 2012年出现了行业的第一个“风口” 。 这一年 , 螺蛳粉登上《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 逐渐被观众所熟知 。 它开始走出广西柳州 , 走向全国各地的食客 。 2013年3月 , 淘宝上出现了第一家袋装螺蛳粉的商家 , 店主马也是袋装螺蛳粉的发明者 。 螺蛳粉脱离了堂食的局限 , 开始向方便快捷的食品领域发展 。 起初 , 袋装螺蛳粉的产品保质期很短 , 只有15天左右 。 从制作完成到消费者手中 , 几乎没有停留的时间 。 拿到手就要煮了吃 。 行业发展之初 , 监管并不完善 。 螺蛳粉最早在淘宝卖 , 甚至没有提供相关卫生许可证 , 食品安全问题经常发生 。 此时 , 柳州市政府开始意识到螺蛳粉行业需要规范发展 。 2014年 , 柳州首家预包装螺蛳粉生产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 开始生产袋装螺蛳粉 , 这是柳州螺蛳粉产业化的开始 。 与此同时 , 柳州商务局大力扶持当地袋装螺蛳粉品牌 , 阿里巴巴也开始大力引流螺蛳粉 。 下半年 , 越来越多的螺蛳粉厂商上线 。 2016年 , 随着电商的兴起 , 螺蛳粉再次利用电商优势 , 门店数量增长810% 。 2019年 , 淘宝上螺蛳粉日均销量增至170万包 , 袋装螺蛳粉年销售额超过60亿元 。 疫情期间 , 螺蛳粉再次迎来流量的增加 。 流行病阴影
响 , 堂食商家和外卖业务被叫停 , 速食迎来需求爆发期 。 因为复工困难 , 螺蛳粉一度供不应求 , 数千万人在微博“催发货” 。 最缺货的一个月里 , 螺蛳粉登上热搜10次 , 螺蛳粉实实在在的火了 。 根据柳州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 , 袋装螺蛳粉产业在2020年上半年时间已经创造了49.8亿元的产值 , 2020全年超过100亿元 。 这个数字较2019年增长了68.8% 。 同时 , 出口的螺蛳粉也是去年总额的8倍 。 2021年 , 袋装螺蛳粉已经远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 , 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创造了约25万个就业岗位 。 卫生问题是行业问题虽然认为好欢螺虫卵事件是“恶意诽谤” , 但王元也承认 , 螺蛳粉确实存在不少食品安全问题 。 好欢螺官方旗舰店评论中就有40余条指出螺蛳粉有异物、不干净等问题 。 去年双十一 , 好欢螺批次产品也出现多起异物事件 。 不止好欢螺 , 多家螺蛳粉品牌都曾被曝出过食品安全问题 。 2021年3到5月中 , 头部网红李子柒旗舰店的螺蛳粉多次被曝出异物 , 包括烟头、橡皮筋等 。 柳江人家也曾被曝出存在青蛙 , 嘻螺会曾被曝出存在蛆 , 螺满地、螺霸王等多家螺蛳粉品牌都存在卫生问题 。 据黑猫投诉数据显示 , 与螺蛳粉相关的投诉多达896条 , 问题多集中在食品卫生问题上 。 袋装螺蛳粉问题主要分两类:一类是食品霉变 , 一类为异物问题 。 因为都是机器装袋 , 如果是在原材料中就携带有异物 , 装填设备无法识别并捡出 , 但经过杀菌等流程 , 异物其实也同时被杀菌了 , 也就是说这类混入异物即便误食也不会导致人体病变 。 而食品霉变则不同 , 食品霉变是因为杀菌不彻底 , 细菌在封包后继续繁衍导致霉变 , 该类情况如果误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 据鞭牛士了解 , 目前行业的卫生问题主要指向螺蛳粉行业的代工模式以及生产标准 。 “因为料包众多 , 供应链分散 , 部分料包会选择代工 , 甚至有些大品牌全线代工 , 代工是螺蛳粉行业最普遍的生产方式 。 ”知情人士李芷告诉鞭牛士 。 但代工模式增加了螺蛳粉生产的不可控性 , 一旦碰上需求激增的情况 , 代工的监管难度更大 , 食品安全隐患相应也就更多 。 此外 , 王元表示 , 绝大部分品牌螺蛳粉品牌使用的都是地方标准DBS45/034 , 该标准中对菌落数、大肠杆菌数并没有做出检测要求 。 “当标准中的要求越低越少 , 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就越低 , 因此企业会选择符合该标准的最低标准进行生产 , 在该标准下 , 螺蛳粉中的不少调料包本身就存在细菌超标情况 。 ”王元告诉鞭牛士 。 据了解 , DBS45/034为柳州螺蛳粉地方标准 。 根据官方通报 , 2019年 , 广西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方便食品82批次 , 其中不合格18批次 , 大多是柳州生产的螺蛳粉 , 存在菌落总数超标问题 。 “所有食品厂家都不敢承诺自己产品100%无质量问题 , 哪怕使用再多再先进的杀菌方式 , 就算完全灭杀料包中的所有细菌 , 但包装袋的材质本身就会存在肉眼不可见的细微砂眼 , 破坏袋内的密封环境 , 从而使外部细菌进入 。 这是行业问题 , 目前无法破解 。 ”王元认为 。 速食螺蛳粉走向大众视野至今也不过十个年头 , 勉强算是行业的前期探索阶段 。 但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 其食品监管和相关生产模式并未跟上 。 面向用户的行业应该在用户需求中不断地“破”和“立” , 好欢螺事件中 , 不止好欢螺 , 全行业都在被瞄准 , 螺蛳粉行业的卫生问题亟待重视 , 行业监管也应该有更高和更标准化的流程 。 (应采访对象要求 , 本文人名为化名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